[发明专利]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4511.2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1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皓;朱丽荣;段瑞芳;贺虎;赵彬;姜雷;张帆;吴小兵;薛俊杰;田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汇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6/04 | 分类号: | E21B36/04;E21B37/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稠油无杆潜 油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加热井口装置的一侧通过密封器安装降粘电容电缆,降粘电容电缆沿着采油管柱的上端开口处下入到采油管柱内腔,且所述降粘电容电缆的底部连接安全隔离套,降粘电容电缆包括电场传输纤芯、电介质、电缆保护套,电场传输纤芯的外侧设有电介质,在电介质的外侧安装电缆保护套,所述安全隔离套的内腔底部设有绝缘垫,整流调频器外接交流电源。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降粘电容电缆的下端通过安全隔离套隔离形成电容,上端连接到整流后的单向脉冲电路,通过降粘电容电缆的加热和电磁波现象对采油管柱的油液进行加热降粘,与电潜泵动力电缆之间形成独立的系统,互不干扰,提高了降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电容降粘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
背景技术
稠油在开采的过程中,由于粘度大,易结蜡,而造成开采困难,因此,加热、降粘清蜡是常用的方法。无杆潜油泵由于效率高,井口上部在地面占有的面积小等优点,而在海洋石油开采及陆上土地较为稀缺的地方开采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但是,在稠油的加热过程中,由于条件与环境的限制,目前,稠油井上的加热、降粘清蜡的方式主要有电加热与磁感应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缺陷:一种是电加热,由于电加热系统存在于热采管柱的外部,这样,不但加热效率低,而且,电潜泵的动力电缆的存在使电路经常发生故障;另一种是磁感应方法,由于是应用液体的动能而衍生的降粘清蜡的方法,所以应用范围有限。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采用了电容电路加热的方法,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存在的各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设计专用的降粘电容电缆和加热井口装置,将降粘电容电缆下入井下的采油管柱内腔,降粘电容电缆的下端通过安全隔离套隔离形成电容,上端连接到整流后的单向脉冲电路,通过降粘电容电缆的加热和电磁波现象对采油管柱的油液进行加热降粘,与电潜泵动力电缆之间形成独立的系统,互不干扰。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套管(2)、尾管(3)、电潜泵(4)、采油管柱(5)、井口法兰(6)、大四通(8)、密封钢圈(9)、加热井口装置(10)和电潜泵动力电缆(11),套管(2)内安装有采油管柱(5),采油管柱(5)的下端安装电潜泵(4)和尾管(3),上端通过悬挂器(15)固定在大四通(8);所述大四通(8)活动连接在井口法兰(6),大四通(8)上安装加热井口装置(10),电潜泵动力电缆(11)通过动密封器(14)和大四通(8)连接到井下的电潜泵(4),其改进之处是:所述加热井口装置(10)的一侧通过密封器(13)安装降粘电容电缆(12),所述降粘电容电缆(12)沿着采油管柱(5)的上端开口处下入到采油管柱(5)内腔,且所述降粘电容电缆(12)的底部连接安全隔离套(d),所述降粘电容电缆(12)包括电场传输纤芯(a)、电介质(b)、电缆保护套(c),所述电场传输纤芯(a)的外侧设有电介质(b),在电介质(b)的外侧安装电缆保护套(c),所述安全隔离套(d)的内腔底部设有绝缘垫(e),将电场传输纤芯(a)、电介质(b)、电缆保护套(c)的底部隔离,并且在电场传输纤芯(a)的上端位于地面井口处连接整流调频器的输出a端,电缆保护套(c)的上端位于地面井口处连接整流调频器的输出c端,所述整流调频器外接交流电源。
优选的,上述电场传输纤芯(a)采用黄铜芯,所述电介质(b)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电缆保护套(c)采用含35Mn的中碳钢板制成。
优选的,上述电介质(b)采用石棉和玻璃纤维缠绕在电场传输纤芯(a)外侧,所述电缆保护套(c)将含35Mn的中碳钢板包裹在电介质(b)外侧,然后将连接处焊接,形成包裹在电介质(b)外层的电缆保护套(c),电缆保护套(c)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保护线芯与电介质,二是充当电容的另一个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汇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汇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4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杆密封件自动装配设备
- 下一篇:抑制合金元素偏聚导致的晶界腐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