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雨式节水灌溉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5055.3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党如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党如童 |
主分类号: | B05B3/06 | 分类号: | B05B3/06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陈永宁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松***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雨 节水 灌溉 喷头 | ||
本发明公开降雨式节水灌溉喷头,包括喷头筒体、碎流体、滚筒,碎流体置于喷头筒体顶部,碎流体底端固定在滚筒上,滚筒包裹在喷头筒体外围且与喷头筒体动配合,滚筒与碎流体在孔口射流反作用下,以喷头筒体为轴,向水舌抛射相反的一侧转动,孔口射流形成的水舌,充分掺气后,形成水滴,落于地面,完成模拟降雨灌溉过程。本喷头全圆喷洒,整个喷洒过程无集中水束现象。雨滴动能、降雨强度、有效降雨控制面积等雨滴特征参数,随供水压力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呈正比例线性变化。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装卸;适宜便携,易于移动。除供水动力系统外,无须外动力。只要有水源,有动力输出的地段,均可应用。对地形条件无限制。适于农业、园林等领域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水灌溉的装置,具体为降雨式节水灌溉喷头。
背景技术
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7中国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13486.32万hm2,其中水田占24.6%、水浇地为21%、旱地54.4%。旱地农业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广大北方地区,次为南方丘陵山地区。上述地区属于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而这些地区普遍降雨量较少,且年内分配不均,基本属于地多水少,地表水资源不足,地下水资源短缺的平原地区和地形起伏、地表破碎、远离水源的丘陵山地区。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研究重点在水浇地,但随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灌溉面积的继续扩大已经接近极限。恰恰因水资源短缺,灌溉设备不完善,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桎梏。据人民网2019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公布(2020-01-12)2019年5月份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土壤失墒严重,部分地区发生夏秋冬连旱,鄂、赣、皖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六成以上……,干旱灾害造成浙、皖等6省67个市387个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31万hm2,其中绝收47.51万hm2;直接经济损失189.9亿元。足见研发节水灌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是农业水资源严重浪费,有很大的节水潜力。据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对晋南水分平衡方程分析其结论是:农作物有效蒸腾仅占年降水量的35%。土壤蒸发占降水总量的48%,径流、渗漏和农田蒸发损失了65%的降水量。这充分表明,北方旱地农业产量低并不仅仅是由于水分短缺,而在较大的程度上是由于水有效性差所造成的。因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关键是提高有限的水分的利用率和效率。
据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统计,我国目前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而先进国家达到70%~80%以上;我国单位体积水粮食生产力只有1kg左右/m3,而以色列已达2.35kg/m3。此外,多数灌区采用大水漫灌或无防渗措施的渠灌,就漫灌而言,流速大于入渗速度时,地表湿润几厘米地下干燥,达不到灌溉效果;流速小于入渗速度时,土壤饱和后变成重力水,渗入地下,不仅浪费水资源,引起土壤盐渍化和盐碱化,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
现实我国旱农区范围大,却是我国粮、棉、油、豆以及林果业、畜牧业的重要基地,旱地的产量上不去,农业发展的目标也不可能达到。解决和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是开源与节流并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今后灌溉农业发展的主流。因此,今后旱地农业的发展,根本的出路在于发展节水农业。
现阶段,国家致力于推广滴灌、渗灌节水技术。但地下管道布设,须要大量资金投入,对于贫困地区、地形复杂地段推广应用存在局限性;灌溉地点及面积固定,不能移动。且逐年需要进行检修。
节水灌溉的另一种方式——喷灌,所采用的喷灌喷头多为摇臂式、折射式、喷洒式等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均以水束的形式,进行喷洒作业,其喷灌过程普遍存在雨滴动能大,对地面产生击溅,破坏土壤结构,引发水土流失;对脆嫩植物叶片有打击作用,影响长势。喷水速度大于土壤入渗速度,形成径流而流失。为此提出降雨式节水灌溉的理念。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党如童,未经党如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5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馈缆制作组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T型贯穿式桥梁防撞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