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斜焊缝的双轴拉伸疲劳试验件优化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5258.2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3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彭伟平;刘小刚;吴振豪;刘中秋;彭凌剑;李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奇纳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奇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李锋 |
地址: | 21116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缝 拉伸 疲劳 试验 优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带斜焊缝的双轴拉伸疲劳试验件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以常见的十字形双轴拉伸疲劳试验件为基础,在臂上开缝;
步骤2:在十字形双轴拉伸疲劳试验件的中心试验区内设计一条与十字臂轴线呈45度的斜焊缝;
步骤3:以十字臂上开缝宽度w、开缝根部距中心试验区边缘距离D以及相邻开缝中心线距离比F(F=l:b:c)为优化变量,通过改变这3个参数设计不同类型的试验件;
步骤4: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对所述不同类型的试验件进行有限元模拟,观察中心试验区内斜焊缝处的应力水平及应力分布的变化,并以焊缝长度方向为基准建立局部极坐标系,提取焊缝上各节点的σρ,σeq参量;
步骤5:针对中心试验区的斜焊缝上的应力水平及应力分布进行评估,得到评估指标C;
步骤6:根据所述评估指标C确定带斜焊缝的双轴拉伸疲劳试验件优化设计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斜焊缝的双轴拉伸疲劳试验件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之前还包括将中心试验区的十字中心面上、下面厚度均匀减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斜焊缝的双轴拉伸疲劳试验件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设计试验件时需要满足的设计原则为:设计原则1:中心试验区斜焊缝上的应力水平应相对较均匀;设计原则2:斜焊缝处的各方向的应力值与名义应力值差值较小;设计原则3:斜焊缝处的应力水平高于试验件其他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斜焊缝的双轴拉伸疲劳试验件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极坐标系为以中心试验区焊缝中心为原点,焊缝长度方向为ρ轴,在中心试验区中心平面上与ρ轴正交的方向为轴,中心试验区厚度方向为z轴建立的极坐标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斜焊缝的双轴拉伸疲劳试验件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评估方法为基于改进的三维应力标准差数学判据模型,利用所述模型计算评估指标C,其主要包括:
1)根据所述极坐标系,中心试验区可视为以原点为中心,具有一定特征长度2p的矩形面,焊缝长度为2a,设试验区厚度为常量2t,为满足设计原则1,则需要满足的评估参数Ii为:
其中,i=1、2、3、4,分别对应于σρ,及σeq;si(p)表示的是各应力分量σρ,及σeq的标准差s,表示的是各应力分量σρ,及σeq的均值,如i=4时对应于即为Mises等效σeq的均值,对于斜焊缝试验件和si(p)分别由下式计算:
2)为了满足设计原则2,需要通过计算三个应力分量的名义应力与中心试验区各应力分量的偏差大小给出评估参数Jj的计算公式:
其中,j=1、2、3,分别对应于σρ,
3)为了满足设计原则3,给出评估参数K的计算公式:
其中,P为惩罚因子,当(σeq)max出现在a/2以内时,P=0;当(σeq)max出现在a/2与a之间时,P=20;当(σeq)max出现在a以外时,P=100;(σeq)max为最高Mises应力;
4)得到最终的评估指标C: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带斜焊缝的双轴拉伸疲劳试验件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确定双轴拉伸疲劳试验件优化设计方案的方法为计算各试验件的评估指标C,根据C值越小越优的原则确定优化设计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奇纳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奇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奇纳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奇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52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
- 下一篇:切药器及储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