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5259.7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5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州;柳利;雷木生;游仁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武汉双键开姆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163/10;C09D5/08;C09D7/61;C09D7/6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光固化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树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水性光固化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氨酯预聚体10‑100份、丙烯酸单体100‑250份、无机填料50‑100份、羟基乙烯基单体1‑10份、改性环氧丙烯酸酯50‑80份、阻聚剂1‑10份、超支化聚酯1‑10份、中和剂5‑15份、去离子水500‑1000份;在完全不使用有机溶剂的条件下,制备一种具有较好的光泽度和较高的韧性,抗冲击性增强,耐刮磨性能好,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附着力,耐酸碱性能好的光固化水性树脂。并且该水性树脂不含有不参与反应的可挥发性有机物,安全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固化树脂,又称为紫外光固化树脂,其主要成分为高分子低聚物,一般具有较高的黏度,因此作为涂料使用时必须加入活性稀释剂以调节其黏度和流变性。由于活性稀释剂中普遍含有VOC,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和刺激性,因此对人体和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
传统的油性涂料由于挥发性高、刺激性强、危害性大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紫外光固化一种利用UV引发具有化学活性的液态材料固化成膜的技术。UV固化技术具有固化效率高、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的特点,是一项绿色工艺。但光固化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大规模的应用。由于光固化材料的主要组分预聚体一般来说粘度较高,在涂布过程中需要加入活性稀释剂来调节其粘度。而传统活性稀释剂挥发性较高并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用水替代活性稀释剂作为低聚物的稀释剂,一方面是可以消除VOC,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固化手段。
目前市场上光固化涂料多以油性为主,水性光固化涂料极少,且或多或少存在各种问题,例如:VOC不达标、硬度和韧性不能兼得、收缩率较大、耐化学性不强、光泽度及丰满度不够、固化速度较慢等等。水性光固化树脂是能以水为分散介质的一类光固化树脂材料,因而无VOC排放,具有安全、环保等优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性光固化树脂,包括以下重量分的原料:聚氨酯预聚体10-100份、丙烯酸单体100-250份、无机填料50-100份、羟基乙烯基单体1-10份、改性环氧丙烯酸酯50-80份、阻聚剂1-10份、超支化聚酯1-10份、中和剂5-15份、去离子水500-1000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填料选自纳米粒子、水滑石、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填料选自纳米粒子、水滑石,质量比为(2-5):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粒子选自SiO2、TiO2、ZnO、CaO、Mo2S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粒子为TiO2、ZnO;TiO2、ZnO质量比为1: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粒子通过改性剂进行改性,改性剂选自有机硅、钛酸酯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酯为聚乙二醇改性环氧丙烯酸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乙二醇选自聚乙二醇100、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800、聚乙二醇1000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乙二醇与所述环氧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0.25-0.3):1。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性光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氨酯预聚体,加入丙烯酸单体、羟基乙烯基单体、超支化聚酯冷凝、阻聚剂回流,在60~90℃氮气保护下反应0.5~1.5小时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武汉双键开姆密封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学;武汉双键开姆密封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5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