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发重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5464.3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8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浩;谭舒;郭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2 | 分类号: | H04W48/02;H04W48/16;H04W76/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武振华;张振军 |
地址: | 40071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 重建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终端 | ||
一种触发重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在每个重建判断时刻确定服务小区的质量指示参数,其中,相邻的重建判断时刻之间具有预设间隔时长;确定所述质量指示参数在最近两个重建判断时刻的比较结果,并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开始计时;对于正在被计时的质量指示参数,在每个重建判断时刻确定是否计时清零;如果所述计时时长超出预设时长,则确定是否在当前重建判断时刻触发重建。本发明可以使得触发重建的时刻更加准确,减少不需要重建时触发,或者有需要重建时不触发的情况,触发有效重建接入,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发重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背景技术
伴随着消费者应用需求差异化的日益明显,移动终端实现成本差异(终端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与基带解调能力有一定的联系)两极化趋势加速,移动终端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复杂。
具体而言,这些成本差异化终端与常规终端共存于同一网络的任意可能位置,而且对运营商来说由于网络管理优化成本巨大,一个小区网络通常配置一套移动性管理参数。这势必会造成一个小区的这一套网络参数对不同成本终端的匹配性是有差异的,同时一套网络参数也会导致即使高性能终端在部分地理位置该参数下是失配的。体现为,某些低成本终端在现有网络中移动性受到严重影响,或者高性能终端在该网络中某些特殊地理环境位置移动性受到严重影响,最终直接体现为用户体验相较常规终端或者网络合理覆盖场景下有极大的下滑。
在现有技术中,容易发生终端测量报告不能正常发送或者网络侧下发的切换重配命令不能正常接收的问题,以及发生终端虽然可以正常驻留但是终端业务不能正常开展的问题。
亟需一种触发重建的控制方法,可以使得不同成本差异终端在小区覆盖边缘或常规终端在恶劣覆盖环境位置下,能够触发有效重建接入,也即减少不需要重建时触发,或者有需要重建时不触发的情况,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发重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可以使得触发重建的时刻更加准确,减少不需要重建时触发,或者有需要重建时不触发的情况,触发有效重建接入,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发重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每个重建判断时刻确定服务小区的质量指示参数,其中,相邻的重建判断时刻之间具有预设间隔时长;确定所述质量指示参数在最近两个重建判断时刻的比较结果,并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开始计时;对于正在被计时的质量指示参数,在每个重建判断时刻确定是否计时清零;如果所述计时时长超出预设时长,则确定是否在当前重建判断时刻触发重建。
可选的,所述质量指示参数包括测量上报后未响应时长;确定所述质量指示参数在最近两个重建判断时刻的比较结果,并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开始计时包括:如果在所述最近两个重建判断时刻的后一重建判断时刻,所述测量上报后未响应时长大于0,且在所述最近两个重建判断时刻的前一重建判断时刻,所述测量上报后未响应时长等于0,则开始计时;其中,所述测量上报后未响应时长用于指示从测量上报时刻起,未能从网络侧接收到针对所述测量上报的指令的持续时长。
可选的,对于正在被计时的质量指示参数,在每个重建判断时刻确定是否计时清零包括:对于正在被计时的一个或多个测量上报后未响应时长,如果确定已从所述网络侧接收到指令,则对接收到指令的测量上报进行计时清零处理。
可选的,如果所述计时时长超出预设时长,则确定是否在当前重建判断时刻触发重建包括:如果所述计时时长超出第一预设时长,且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确定参数的值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则确定在最近的重建判断时刻触发重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5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