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孔多管组合式吸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5819.9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4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谢素超;杨广辉;冯哲骏;刘项;井坤坤;马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周孝湖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孔多管 组合式 装置 | ||
1.一种开孔多管组合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端板(1);
多根吸能方管(2),所述吸能方管(2)安装在所述后端板(1)上,至少部分的所述吸能方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1),且不同的所述吸能方管(2)上纵向相邻的所述通孔(21)的孔间距不相同;
同一根所述吸能方管(2)上的所述通孔(21)沿所述吸能方管(2)的纵向呈多层布置,每一层均包括沿所述吸能方管(2)的横向设置的多个所述通孔(21);
所述通孔(21)为方孔,所述通孔(21)沿所述吸能方管(2)的纵向的开孔层数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H=(3~4)b;
其中,L为所述吸能方管(2)的纵向长度;H为所述吸能方管(2)上纵向相邻的所述通孔(21)的孔间距;b为所述通孔(21)沿所述吸能方管(2)纵向的边长;N为所述通孔(21)沿所述吸能方管(2)纵向的开孔层数,N取整数;
每一层中所述通孔(21)的数量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a=(1~2)b;
其中,a为所述通孔(21)沿所述吸能方管(2)横向的边长;c为所述吸能方管(2)的横截面边长;n为每一层中所述通孔(21)的开孔数量,n取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孔多管组合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方管(2)上的同一层中的多个所述通孔(21)沿所述吸能方管(2)的纵向轴线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孔多管组合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吸能方管(2)沿所述后端板(1)的中心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孔多管组合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方管(2)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吸能方管(2)沿所述后端板(1)的宽度方向中心线对称分布,其中一根所述吸能方管(2)上不开设所述通孔(21),另一根所述吸能方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通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孔多管组合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方管(2)的数量为三根,三根所述吸能方管(2)以所述后端板(1)的重心为中心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其中一根所述吸能方管(2)上不开设所述通孔(21),另外两根所述吸能方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通孔(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孔多管组合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方管(2)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所述吸能方管(2)沿所述后端板(1)的纵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其中一根所述吸能方管(2)上不开设所述通孔(21),另外三根所述吸能方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通孔(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孔多管组合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端板(3),设置在所述吸能方管(2)的与所述后端板(1)相对的一端;
薄壁外壳(4),所述薄壁外壳(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端板(1)和所述前端板(3)相连接,多根所述吸能方管(2)设置在所述薄壁外壳(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58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置碰撞方向盘防跑偏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纹止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