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利用一体化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5992.9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6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龙莲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蓝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利用 一体化 装置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生物质利用一体化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气化炉、除尘器、除尘模块、脱硫模块、焦油中温裂解模块、初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升压模块、精过滤器和燃气发电机。所述气化炉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所述除尘器,该种生物质利用一体化装置及其安装方法,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可通过装置并组合生物质气化系统、除尘系统、脱硫系统、升压系统,把生物质气化后的气体彻底处理干净,满足了燃气发电机的用气要求,同时结合SCR脱硝(或生物脱硝)和余热利用,满足尾气排放标准,极大地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为整个生物质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经济效益可观的技术路线,为生物质的综合利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质利用一体化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仅农业废气物每年的产量达8亿多吨,可作为燃料利用的有4-5吨,折合标准碳为2-2.5亿吨;标准废弃物中每年可作利用的为2-3亿吨,折合标准煤为1-1.5亿吨;合计约为3-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我国每年原煤六分之一。
生物质具有资源分散、能量密度低、储运不方便等缺点,严重地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而且桔杆等生物质的随意丢弃和焚烧,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现行的生物质直燃和气化后用水洗除焦油等生物质利用的方法,热能利用率低,有气味,产生的焦油污染严重,生物质气化后产生的生物质气,含有粉尘、硫化氢、焦油,这些气体会堵塞管道,腐蚀管道,它无法直接供燃气发电机组使用,无法为生物质开辟使用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物质利用一体化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行的生物质直燃和气化后用水洗除焦油等生物质利用的方法,热能利用率低,有气味,产生的焦油污染严重,生物质气化后产生的生物质气,含有粉尘、硫化氢、焦油,这些气体会堵塞管道,腐蚀管道,它无法直接供燃气发电机组使用,无法为生物质开辟使用市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生物质利用一体化装置,包括气化炉、除尘器、除尘模块、脱硫模块、焦油中温裂解模块、初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升压模块、精过滤器和燃气发电机。所述气化炉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所述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所述除尘模块,所述除尘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所述脱硫模块,所述脱硫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所述焦油中温裂解模块,所述焦油中温裂解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所述初级冷凝器,所述初级冷凝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分管、第二分管和第三分管,所述第三分管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所述二级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有第一蝶阀,所述第一蝶阀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有第一金属软连接器,所述第一金属软连接器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有罗茨风机,所述罗茨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有逆止阀,所述逆止阀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有第二金属软连接器,所述第二金属软连接器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有精过滤器,所述精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有尾气处理模块,所述尾气处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有余热锅炉,所述第二分管的输出端与所述余热锅炉固定连接,所述余热锅炉的输出端通过管件连接有锅炉主分管和锅炉副分管。
优选的,所述除尘模块的底部连接有除尘罩,所述除尘罩的圆周外壁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球阀。
优选的,所述脱硫模块的底部连接有排尘管,所述排尘管的圆周外壁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二球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管和所述锅炉主分管的末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外接管路。
优选的,所述锅炉副分管的输出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完全排放管。
生物质利用一体化装置的安装方法,该生物质利用一体化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管件结构和法兰进行常规的组合连接,管件可按照使用要求进行型号的选择,连接端部分进行密封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蓝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蓝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59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