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ncRNA RP11-394O4.6在抑制膀胱癌细胞生物学功能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6231.5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5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杜鲁涛;王传新;李培龙;王一凡;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A61K31/7105;A61K45/00;A61P13/10;A61P35/00;A61P35/04;C12Q1/68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3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ncrna rp11 394 o4 抑制 膀胱癌 细胞生物学 功能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学技术领域,涉及lncRNA RP11‑394O4.6在抑制膀胱癌细胞生物学功能中的应用。本发明针对传统膀胱癌发病率、死亡率高且早期症状不明显、治疗后复发率高、患者生存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lncRNA RP11‑394O4.6在抑制膀胱癌细胞生物学功能中的应用,是膀胱癌治疗和检测的新思路。Transwell迁移实验表明过表达lncRNA RP11‑394O4.6后,5637细胞和J82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能力显著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学技术领域,涉及lncRNA RP11-394O4.6在抑制膀胱癌细胞生物学功能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中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全球癌症最新统计显示,2018年世界范围内新增膀胱癌549,393例,死亡199,922例,其中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6/10万和3.2/10万,约为女性发病率的4倍(2.4/10万)和死亡率的3.6倍(0.9/10万)。在我国,因烟草消费的增加、职业防护的不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速,膀胱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递增,截至2015年,膀胱癌已成为我国泌尿生殖系统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膀胱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约75%的患者就诊时被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依据肿瘤是否浸润至肌层而区分出的两类膀胱癌,两者的生物学特性、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存在明显差异。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分期包括原位癌、非浸润性乳头癌和浸润粘膜固有层膀胱癌,临床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但约45%患者单用TUR-BT治疗后1年内出现复发,6%-17%患者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恶性程度高,疾病进展快,虽针对性采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辅以盆腔淋巴结清扫,但术后五年生存率仅为23%-46%。尽管近年来医疗技术飞速发展,但膀胱癌患者仍需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和定期随访观察,这给患者及其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与经济压力。因此,寻找高效的新型肿瘤治疗靶点对膀胱癌的精准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无明显蛋白编码潜能的转录本。大量证据表明lncRNAs可以从表观遗传、转录及翻译后修饰等层面调节基因的表达,直接或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受内在动态复杂的生物分子网络调控,lncRNAs在其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尿路上皮癌胚抗原(urothelial carcinoma antigen,UCA1)是膀胱癌恶性进展中的重要lncRNAs之一,研究发现UCA1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以促进CREB的表达及磷酸化,进而驱动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Lin等研究显示lncRNALBCS能够结合并募集hnRNPK和EZH2至干性基因Sox2的启动子区域,通过调节该区域H3K27me3修饰水平而抑制Sox2的表达,该研究揭示了lncRNA LBCS在维持膀胱癌细胞干性中的重要作用。尽管部分lncRNA在膀胱癌恶性进展中的功能已被报道,但仍有许多lncRNA的功能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尚不明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膀胱癌发病率、死亡率高且早期症状不明显、治疗后复发率高、患者生存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lncRNA RP11-394O4.6在抑制膀胱癌细胞生物学功能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膀胱癌治疗靶标lncRNA RP11-394O4.6,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0:1所示。
作为优选方案,通过qRT-PCR检测lncRNA RP11-394O4.6时使用的引物序列如下。
用于检测lncRNA RP11-394O4.6的引物序列SEQ ID N0:2和3如下:
SEQ ID N0:2 F: 5’-AATATCCCAAAAGGGCTCCCC-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6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截形苜蓿水培扦插扩繁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直流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