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乘用车的干湿分离水冷电池箱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6891.3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余燕;杨小冬;郝大陆;陈波;缪震宇;张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汽车车身零件(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9 | 分类号: | H01M50/24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81 | 代理人: | 方燕娜;王雯婷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乘用车 干湿 分离 水冷 电池 箱体 | ||
本发明涉及电池箱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乘用车的干湿分离水冷电池箱体。一种用于乘用车的干湿分离水冷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位于框架的顶部连接上盖,框架的底部连接下箱体,位于框架与下箱体之间设有水冷系统;上水板通过钎焊工艺或者激光叠焊与下水板连接,位于上水板的顶部连接两个凸起结构,上水板与框架密封连接;位于下水板的顶部连接两个凸起结构,位于下水板上均布设有若干水冷槽,所述的水冷槽延伸至下水板顶部的两个凸起结构,形成一个出水口及一个进水口。同现有技术相比,干湿分离水冷系统的电池盒箱体结构对于电池箱体安全及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方向,且此结构设计兼并了带水冷和不带水冷两种形式电池箱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箱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乘用车的干湿分离水冷电池箱体。
背景技术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如今全国大范围的雾霾现象与汽车的尾气污染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对能源的消耗也飞速增长,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紧缺,每年必须依赖超过50%使用量的进口石油来为满足国内石油消耗,能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环境与能源的双重危机下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缓解能源危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的有途径,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工业变革的重要方向。
纯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需要一定数量的电池进行供电,实际应用中锂离子电池会以电池组的形式置于电动汽车中使用。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电池组工作时将产生较大热量,这造成了电池组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单体电池在不同温度下工作有不同的性能,这造成了电池组内部电池的均一性下降,致使电池组局部性能下降,影响整体的稳定性。当锂电池在过高的温度下工作时,其使用寿命会迅速衰减,温度达到电池材料燃点后电池组便会起火;当在过低的温度下工作时,其可用电容量和充放电电压会迅速降低,内阻急剧增大,存在内部短路安全隐患。因此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对保证电动汽车正常工作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的电池箱体的冷却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风冷和水冷两种形式;水冷式冷却系统因为冷却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势成为电池箱冷却系统的主流方向。出于电池安全性考虑,水冷系统和电池箱结构做成干湿分离结构模式,在保证水冷效果的同时彻底避免了水冷板泄露带来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乘用车的干湿分离水冷电池箱体,干湿分离水冷系统的电池盒箱体结构对于电池箱体安全及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方向,且此结构设计兼并了带水冷和不带水冷两种形式电池箱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用于乘用车的干湿分离水冷电池箱体,包括上盖、框架、水冷系统、下箱体,其特征在于:位于框架的顶部连接上盖,框架的底部连接下箱体,位于框架与下箱体之间设有水冷系统;所述的水冷系统由上水板及下水板组成,上水板通过钎焊工艺或者激光叠焊与下水板连接,所述的上水板为矩形面板结构,并且位于上水板的顶部连接两个凸起结构,上水板与框架密封连接;所述的下水板为矩形面板结构,并且位于下水板的顶部连接两个凸起结构,位于下水板上均布设有若干水冷槽,所述的水冷槽延伸至下水板顶部的两个凸起结构,形成一个出水口及一个进水口。
所述的上盖为矩形面板结构,并且上盖的一端呈梯形。
所述的框架包括水嘴、前梁、后梁、左边梁、右边梁、X向中间横梁、Y向横梁、Y向中间横梁,所述的前梁、后梁、左边梁及右边梁首尾连接形成外部框架结构,位于外部框架结构的中间横向连接Y向中间横梁,位于Y向中间横梁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设有Y向横梁,所述的外部框架结构的内壁与Y向横梁之间以及Y向横梁与Y向中间横梁之间分别采用X向中间横梁连接;位于前梁的一端嵌设有两个水嘴。
所述的X向中间横梁与Y向横梁及Y向中间横梁连接形成“丰”字结构。
所述的前梁为梯形面板结构的一端连接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汽车车身零件(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汽车车身零件(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6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