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枣酒过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7080.5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9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曾江桥;曾建新;黄六斌;陆海波;刘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鼎康酒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H1/07 | 分类号: | C12H1/07;B01D33/03;B01D33/76;B01D33/41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21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枣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枣酒过滤装置,包括罐体、设于罐体顶部的进料斗以及设于罐体底部侧壁的出料口,所述罐体内部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罐体内部上方设有液体分布装置,所述液体分布装置包括安装于罐体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的底端伸入罐体内并连接有分布板,所述分布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末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分布管。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罐体内设有液体分布装置,使从进料斗进入罐体内的红枣酒被均匀分布于过滤装置上,减小了红枣酒在流向过滤器时的冲击力,避免了红枣酒中的渣质直接穿过过滤网的现象,提高了红枣酒的过滤效果,从而提高了红枣酒的澄清度和食用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枣酒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枣酒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枣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果实,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目前,红枣的消费形式主要就是干枣、枣片、蜜枣等,以饮料和果酒形式出现的极为少见。增加红枣产品的花色品种,推进红枣的深加工,对提高红枣的附加值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白酒类酿造品种比较单一,主要为粮食酒,果酒的品种和产量很少。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果酒的种类和功能也越来越健全。红枣酒酿造在我国历史悠久,如北方民间的蒸馏酒—枣杠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白酒生产的限制及对果酒生产的倡导,我国红枣果酒的生产已小有规模。国内许多红枣加工厂也陆续推出各自的枣酒产品,出现了不少有特色的枣酒,如菊花枣酒、金丝枣酒、台湾青枣酒以及其它一些具有保健功能的枣酒等等。
现有的红枣酒生产工艺多为将红枣进行反复蒸煮浸提取汁,直至枣泥没有甜味为止,然后将浸提出的枣汁过滤,所得清汁高温蒸煮浓缩(过滤后的枣皮、枣渣和枣核废弃扔掉),待浓缩至所需要的糖度后进行接种发酵。
CN201721660905.7 公开了一种干型红枣酒的发酵设备,所述发酵罐内腔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发酵腔和过滤腔,所述发酵罐顶端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发酵罐底端的中央位置设置有排污口,所述发酵罐顶端的右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左侧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传动杆设置有主动齿轮,通过设置电机,使得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搅拌叶片对发酵红枣进行搅拌发酵,通过设置计时器和电磁阀,对红枣酒的发酵时间进行更好的控制,通过设置过滤箱,在过滤箱中设置三层滤网,对发酵后的红枣酒进行更有效的过滤。采用该设备对红枣酒进行过滤时,由于酒输入到过滤箱内时,具有一定的初始速度和冲击力,导致部分残渣被冲击力直接冲击穿过滤网,从而影响红枣酒的过滤效果以及红枣酒的口感,过滤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过滤效果好的红枣酒过滤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枣酒过滤装置,包括罐体、设于罐体顶部的进料斗以及设于罐体底部侧壁的出料口,所述罐体内部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罐体内部上方设有液体分布装置,所述液体分布装置包括安装于罐体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的底端伸入罐体内并连接有分布板,所述分布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末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分布管。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和设于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滤孔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网的滤孔孔径。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两侧壁上均设有进渣口,所述进渣口位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与罐体连接处的上方,所述进渣口连接有设于罐体两外侧壁上的收渣箱。
进一步,所述收渣箱的底端设有排渣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底部下方均设有振动器。
进一步,所述罐体内部上方设有紫外灯。
进一步,所述罐体内部下方设有导流板。
进一步,所述导流板向所述出料口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检查取样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鼎康酒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鼎康酒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7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