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挖泥船单双线输泥管路三通防堵组合转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7114.0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3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陈亚东;孔定新;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L55/24 | 分类号: | F16L55/24;F16L41/02;F16L41/00;E02F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陈亮亮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泥船 双线 管路 三通 组合 转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泥船单双线输泥管路三通防堵组合转接装置,入流管的一端与三通连接头的入流口连接,入流管的另一端与入流防堵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第一出流管的一端与三通连接头的第一出流口连接,第一出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流防堵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第二出流管的一端与三通连接头的第二出流口连接,第二出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流防堵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三通连接头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的封泥盖板,入流防堵连接管、第一出流防堵连接管和第二出流防堵连接管的侧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封堵盖板。本发明构造简单、投资较少、操作方便,极大提高了挖泥船吹填输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通防堵组合转接装置,特别是一种挖泥船单双线输泥管路三通防堵组合转接装置,属于疏浚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上运输由于具有成本低、运量大、绿色高效等优点,已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沿江沿海水域普遍存在着的泥沙淤积问题,使得港口航道不能保持正常的通航作业水深。为了保障过往船舶的正常运营,采用挖泥船对港口航道进行疏浚作业已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做法。挖泥船疏浚施工作业技术性较强,吹填作业就是一项关键性技术。传统的吹填作业技术是通过单线输泥管路,利用泥浆泵将疏浚土输送到堆泥区域。当输泥排距较小、管道压力过高、出口泥浆流速过大时,该技术的施工效率不高。近年来,出现了利用三通转接装置将单线输泥管路转换为双线输泥管路的吹填作业施工方法,避免了上述传统吹填作业技术的缺点,极大提高了中短距离吹填作业的施工效率。但是,在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输泥管路中的三通转接装置处容易堵塞,不易判断,而且堵管后难以快速疏通,尤其是在输送粉质粘性土时,情况更为严重,极大影响了吹填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挖泥船单双线输泥管路三通防堵组合转接装置,操作方便并且清堵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挖泥船单双线输泥管路三通防堵组合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三通连接头、入流管、第一出流管、第二出流管、入流防堵连接管、第一出流防堵连接管和第二出流防堵连接管,入流管的一端与三通连接头的入流口连接,入流管的另一端与入流防堵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第一出流管的一端与三通连接头的第一出流口连接,第一出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流防堵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第二出流管的一端与三通连接头的第二出流口连接,第二出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流防堵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三通连接头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的封泥盖板,入流防堵连接管、第一出流防堵连接管和第二出流防堵连接管的侧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封堵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入流防堵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入流流量控制阀的一端连接,第一出流防堵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流流量控制阀的一端连接,第二出流防堵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流流量控制阀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连接头为圆柱形筒体,三通连接头的入流口、第一出流口和第二出流口分别设置在三通连接头的侧面上并且第一出流口和第二出流口与入流口之间的夹角均为165°,三通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圆形排泥口,封泥盖板可拆卸固定在圆形排泥口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排泥口外侧的三通连接头端面上开有若干个螺孔,封泥盖板的边沿上开有与三通连接头端面上螺孔一一对应的螺孔,封泥盖板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在三通连接头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封泥盖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橡胶止水胶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封泥盖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筒体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入流防堵连接管、第一出流防堵连接管和第二出流防堵连接管分别包含连接管管体,连接管管体的侧面开有一个矩形排泥口,矩形排泥口上下两侧的连接管管体上分别固定有一条带孔条肋,封堵盖板形状与连接管管体以及矩形排泥口匹配,封堵盖板的上下两侧边沿分别设置有一条对接条肋,带孔条肋和对接条肋上设置有一一对应的螺孔,封堵盖板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在矩形排泥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7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柱快速定心机构
- 下一篇:一种船舶全方向操作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