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咀组件及针阀热流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8758.1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贺立明;王艳云;董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麦士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热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咀组件及针阀热流道系统,包括喷咀和隔热组件,喷咀内设置有阀针孔;隔热组件包括外套和运水套,外套套设在喷咀的出胶端,运水套套设在外套外,外套与运水套之间形成有第一隔热腔,运水套上设置有冷却水道。本发明能够降低喷咀的热量的流失速度,使喷咀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保证胶料处于熔融状态;与此同时,浇口区域从喷咀处接收到的热量减少,浇口区域的温度不会过高,有效地缓解了浇口区域的熔体延时凝固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流道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咀组件及针阀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热流道模具行业中,针阀热流道系统因具有节约原料、美化胶口、减少成型周期和改善产品外观等诸多优点而得到普遍应用。但是对于不同塑料且对外观要求较高的塑胶制品,由于喷咀温度较高,喷咀的热量很容易传导至模具表面,导致模具浇口区域局部温度较高,塑胶制品在冷却过程中胶口处熔体延时凝固,会在产品表面留下色差、亮圈,产品外观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针阀热流道系统,能够避免喷咀的热量散失,同时能够降低浇口区域的温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针阀热流道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咀组件,包括:喷咀,所述喷咀内设置有阀针孔;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外套和运水套,所述外套套设在所述喷咀的出胶端,所述运水套套设在所述外套外,所述外套与所述运水套之间形成有第一隔热腔,所述运水套上设置有冷却水道。
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咀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外套套设在喷咀的出胶端,运水套套设在外套外,外套与运水套之间形成有第一隔热腔,第一隔热腔能够降低喷咀的热量的流失速度,使喷咀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保证胶料处于熔融状态;另外,在单位时间内,浇口区域从喷咀处接收到的热量减少,浇口区域的温度不会过高,有效地缓解了浇口区域的熔体延时凝固现象;此外,运水套上设置有冷却水道,冷却水道接通外界水源后,可对运水套进行冷却,喷咀散发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不容易传导至浇口区域,进一步避免了浇口区域出现熔体延时凝固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喷咀组件,所述第一隔热腔中还设置有隔热环,所述隔热环的内环面与所述外套连接,所述隔热环的外环面与所述运水套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喷咀组件,所述隔热环为所述外套的外表面形成的环形凸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喷咀组件,所述外套与所述喷咀之间还形成有第二隔热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喷咀组件,所述运水套包括第一运水套和第二运水套,所述第二运水套套设在外套外,所述第一运水套设置在所述第二运水套靠近所述喷咀的出胶端的一端,所述冷却水道为所述第一运水套与所述第二运水套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喷咀组件,所述第二运水套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环形空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喷咀组件,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喷咀的出胶侧,且所述喷咀的出胶口位于所述密封环围成的区域内,所述密封环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喷咀、所述运水套抵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喷咀组件,所述喷咀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密封环上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卡设在所述环形卡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喷咀组件,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包覆在所述喷咀的外周向面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阀热流道系统,包括上述的喷咀组件,还包括分流板、阀针和驱动装置,所述分流板中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与所述阀针孔连通,所述阀针插设在所述阀针孔中,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阀针沿所述阀针孔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麦士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麦士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8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轴球面加工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端联器内弧表面感应加热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