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半承载客车底盘加装件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9703.2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8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葛东伟;李云;李渤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3/04;B62B5/00;B62B5/04;B62D6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杜家波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承载 客车 底盘 加装件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半承载客车底盘加装件的工艺方法,液压平台车主要提供底盘加装件的转运以及相对底盘大梁横向和高度方向的位置调整;抬高平台主要抬高底盘加装件相对底盘的安装位置高度,减少液压抬升距离,同时方便安装纵向调整机构;纵向调整机构主要提供底盘加装件相对底盘大梁纵向的位置调整;模块挂靠支架主要是一种配合安装各类底盘加装件的一套模块化加装部件,将底盘加装件与模块挂靠支架在线下预装在一起,后转移到转运调整装置上的纵向调整机构上进行固定,可在转运调整装置上进行转运调整动作,转运调整装置与模块挂靠支架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物料线下预装程度,降低设计成本,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升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底盘加装件,具体为一种装配半承载客车底盘加装件的工艺方法,属于半承载客车底盘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客车底盘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以及其他部件和总成。客车底盘一般包括贯通纵梁式底盘、三段式底盘以及桁架式底盘,其中,桁架式底盘结构布局能设计得更为合理,既能降低底盘重量,又能通过合理的底架结构有效地分散和减少外力对整车的冲击,因此在高等级客车上采用桁架式底盘较多。
目前,半承载式结构的商务中巴、校车、短轴公交车型市场越发繁荣,作为整车装配厂,底盘车间承载了较大的工作量,其中装配半承载客车底盘左右大梁外侧加装蓄电池、燃油加热器、油箱等底盘加装件就是其中较为耗时耗力的一部分,主要每种加装件都单独设计自己的挂靠支架,抬升装配动作多靠人工,底盘车间对于相关物料的摆放预装装配没有有效的规划,现场装配效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种状态,极大的影响了整车装配厂对于多品种小批量车型的生产效率,降低整车装配的节拍增加人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半承载客车底盘加装件的工艺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底盘安装方式多靠人工,底盘车间对于相关物料的摆放预装装配没有有效的规划,现场装配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的问题,本发明的转运调整装置包含液压平台车、抬高平台、纵向调整机构三部分组成;液压平台车主要提供底盘加装件的转运以及相对底盘大梁横向和高度方向的位置调整;抬高平台主要抬高底盘加装件相对底盘的安装位置高度,减少液压抬升距离,同时方便安装纵向调整机构;纵向调整机构主要提供底盘加装件相对底盘大梁纵向的位置调整;本发明的模块挂靠支架主要是一种配合安装各类底盘加装件的一套模块化加装部件,将底盘加装件与模块挂靠支架在线下预装在一起,后转移到转运调整装置上的纵向调整机构上进行固定,可在转运调整装置上进行转运调整动作,方便安装固定。转运调整装置与模块挂靠支架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物料线下预装程度,降低设计成本,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升装配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装配半承载客车底盘加装件,包括脚轮、刹车、脚踏压杆、拉杆、纵排轴承、旋转圆盘、抬高支架、手动卸压杆、螺栓孔位二、螺栓孔位一、螺栓孔位三、凹型槽、螺栓孔位四、矩形管、螺栓孔位五、液压油缸、液压平台车、抬高平台、放置槽、伸缩支架、模块挂靠支架与运转调整装置,所述运转调整装置包括液压平台车与抬高平台,所述液压平台车包括台车与拉杆,所述台车下方四角均安装有脚轮,所述台车一端安装有拉杆,所述台车靠近拉杆侧的两个脚轮上安装有刹车,所述台车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安装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上侧安装有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与液压油缸相连;所述台车靠近拉杆的一侧安装有脚踏压杆,所述拉杆内侧安装有手动卸压杆;
所述伸缩支架上侧安装有抬高平台,所述抬高平台安装有抬高支架,所述抬高支架上侧安装有旋转圆盘,所述旋转圆盘表面开设有两条凹槽,两条所述凹槽内部放置有纵排轴承,所述旋转圆盘内部开设有相对抬高平台固定的螺栓孔位一,所述旋转圆盘内部开设有相对模块挂靠支架固定的螺栓孔位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9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放鞋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湖水重金属砷的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