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裂缝页岩地层水力压裂水平井井筒套变风险判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0241.6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路千里;刘壮;郭建春;管彬;张航;何乐;王守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7;G06F30/20;G06Q50/02;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房立普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裂缝 页岩 地层 水力 水平 井筒 风险 判断 方法 | ||
1.天然裂缝页岩地层水力压裂水平井井筒套变风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目标工区的地应力、天然裂缝产状、井筒参数、缝内流体压力pf,再根据地应力分别计算地应力在y方向的上的剪应力τxy、地应力在x方向的上的正应力σx;
步骤二、分别建立裂缝未完全撑开-套管系统受力计算模型、裂缝完全撑开-套管系统受力计算模型;
步骤三、根据缝内流体压力pf和地应力在x方向的上的正应力σx判断裂缝状态,若pf≤σx,则裂缝属于未完全撑开状态;若pf>σx,则裂缝属于完全撑开状态;
步骤四、根据裂缝状态选择裂缝未完全撑开-套管系统受力计算模型、裂缝完全撑开-套管系统受力计算模型计算得到井筒所受剪应力τc;
步骤五、最后根据步骤一的井筒参数和步骤四计算得到的井筒所受剪应力τc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井筒是否存在套变风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裂缝页岩地层水力压裂水平井井筒套变风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计算地应力在y方向的上的剪应力τxy、地应力在x方向的上的正应力σx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τxy为地应力在y方向的上的剪应力,MPa;σH为最大水平主应力,MPa;σh为最小水平主应力,MPa;θ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沿顺时针方向与裂缝面夹角,°;σx为地应力在x方向的上的正应力,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裂缝页岩地层水力压裂水平井井筒套变风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参数包括套管内径r1、套管外径r2、裸眼井径R、套管抗剪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裂缝页岩地层水力压裂水平井井筒套变风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未完全撑开-套管系统受力计算模型为:
fmax=μσnAf
式中:τxy为地应力在y方向的上的剪应力,MPa;τc为井筒所受剪应力,MPa;Af为裂缝面积,m2;Ac为裂缝面上套管与水泥环围成的椭圆环面积,m2;θ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沿顺时针方向与裂缝面夹角,°;r1为套管内径,mm;R为钻入油层钻头直径,mm;α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沿顺时针方向与水平井筒夹角,°;fmax为裂缝面最大静摩擦力,106N;σn为裂缝面上基岩接触正应力,MPa;μ为裂缝面摩擦系数,无因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裂缝页岩地层水力压裂水平井井筒套变风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完全撑开-套管系统受力计算模型为:
式中:τxy为地应力在y方向的上的剪应力,MPa;τc为井筒所受剪应力,MPa;Af为裂缝面积,m2;Ac为裂缝面上套管与水泥环围成的椭圆环面积,m2;θ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沿顺时针方向与裂缝面夹角,°;r1为套管内径,mm;R为裸眼井径,mm;α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沿顺时针方向与水平井筒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天然裂缝页岩地层水力压裂水平井井筒套变风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将步骤四计算得到的井筒所受剪应力τc与步骤一井筒参数中的套管抗剪强度进行比较,若井筒所受剪应力τc小于或等于套管抗剪强度,则不存在套变风险,若井筒所受剪应力τc大于套管抗剪强度,则存在套变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02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