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PV样品采集保存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0800.3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殷剑峰;刘淑君;王春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健为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24 | 分类号: | C12Q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智天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1 | 代理人: | 王园园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pv 样品 采集 保存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HPV核酸(DNA/RNA)样本采集保存卡,具体涉及一种HPV样品采集保存卡及其制备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核酸保存卡,本发明的保存卡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浸泡液中完全不需要使用EDTA、SDS和尿酸等PCR抑制剂成分,这不仅大大降低了HPV保存卡的生产成本,而且其添加成分也不会对PCR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在后续病毒核酸检测中无需进行繁琐的核酸提取纯化操作步骤;同时,在HPV样品保存中却能取得与传统保存卡相当(甚至更优)的保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酸(DNA/RNA)样本采集保存卡,特别涉及一种HPV样品采集保存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在全球妇女的癌症死因中高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国内外学者就HPV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取了许多实验室与临床证据。1977年Laverty在电镜中观察到子宫颈癌活检组织中存在HPV颗粒,1981年第一次在生殖道分离出了HPV,1983-1986年依次从宫颈癌样本中分离出HPV16、18、31、35等类型。1995年IARC专题讨论会确定:HPV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目前研究发现99.7%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有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HPV)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外形呈20多面体对称型,无包膜,直径约45nm~55nm,基因组为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含近8000个碱基对(bp)。HPV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症状。女性一生中有80%的几率会感染HPV,并可能会反复感染,通常感染在8-10个月内被自然清除,只有少数(5%)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按照HPV亚型与癌症相关性的高低将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3和82;可能的高危型包括HPV26、53和66;低危型包括HPV6、11、40、42、43、44、54、61、70、72、81和CP6108。HPV感染的检测和分型对了解女性生殖道肿瘤相关病情、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分析HPV流行状况以及基因疫苗的研制均具有重要价值。定期的HPV检测被权威指南推荐为可用于早期发现宫颈癌风险的初筛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HPV分析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包括细胞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基因检测,其中,基因检测由于其检测结果准确以及检测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大面积筛查。
传统的HPV基因检测大多是基于医生取样,覆盖率受医疗资源的限制,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新兴技术层出不穷,自取样技术在2017年被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评为全球十大医学创新技术之一。自取样HPV检测,受检者自己在家就能够进行取样,然后寄送样本到实验室检查,不用经过长途跋涉到医院进行长时间的排队检查。在第五届全国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CSCCP)大会自取样专题会上,自取样HPV检测因具有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易于操作的优势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基于HPV自检测技术的高敏感性、高阴性预测值及客观性,HPV自检测已经成为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健为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健为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0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