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终端及其举手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1030.4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0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岸;赵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46 | 分类号: | G06F3/0346;G06F18/22;G06F18/15;G06F1/16;G06F123/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朱鹏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终端 及其 举手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举手识别方法,包括步骤:数据采集、最大瞬时动量计算、疑似举手识别以及举手动作识别,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可穿戴终端在X、Y、Z三轴上的加速度的信号,并由加速度的信号计算X、Y、Z三轴的瞬时动量,再由X、Y、Z三轴的瞬时动量中的最大瞬时动量判断是否为疑似举手动作,进而通过可穿戴终端的X、Y、Z三轴的加速度变化和可穿戴终端的姿态来判断识别举手动作。该举手识别方法降低了计算复杂程度,提高了识别计算的精准性,同时减少了传感器在可穿戴终端中位置的影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穿戴终端,具有精确识别举手动作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运动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终端及其举手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穿戴行业的发展,用户对穿戴设备的智能程度期待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用户对智能穿戴设备的期待,增加智能穿戴设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如何实现智能穿戴设备的多功能化操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目前大多数智能穿戴设备采用角度或旋转方向的特征来实现抬腕屏幕识别、放下屏幕熄灭、翻腕屏幕切换等功能,而角度和旋转方向的计算比较复杂,且传感器在智能穿戴设备中的设置位置也会对角度和旋转方向的计算产生影响,这就造成了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的识别方式的精准性较差,同时可拓展性较差,同时对于手腕举起的判别也容易跟手腕抬起相混淆,无法进行精确的判别。
因此,如何使得智能穿戴设备能够精准对手腕的举起进行识别和判断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穿戴终端及其举手识别方法,解决现有的举手识别方法复杂且精准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举手识别方法,用于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可穿戴终端,举手识别方法包括:
数据采集步骤,实时采集加速度传感器的X、Y、Z三轴的加速度。
最大瞬时动量计算步骤,根据加速度分别计算X、Y、Z三轴的瞬时动量,并获取X、Y、Z三轴的瞬时动量中的最大瞬时动量。
疑似举手识别步骤,将最大瞬时动量与第一预设动量阈值进行比较,最大瞬时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动量阈值则识别为疑似举手。
举手动作识别步骤,若识别为疑似举手,则根据可穿戴终端的X、Y、Z三轴加速度变化和姿态识别举手动作。
优选的,加速度传感器的Z轴垂直于可穿戴终端的触摸屏,加速度传感器的X轴与Y轴互相垂直且均平行于触摸屏,且X轴平行于人体前臂。
优选的,举手动作识别步骤包括:
动量计算步骤,计算X、Y、Z三轴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总动量。
姿态识别步骤,判断可穿戴终端的姿态是否为举手姿态。
综合处理步骤,X、Y、Z三轴的总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动量阈值,且可穿戴终端处于举手姿态的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则识别为举手动作。
优选的,还包括:
运动状态识别步骤,根据X、Y、Z三轴的瞬时动量中的最大瞬时动量判断可穿戴终端的运动状态。
优选的,第一预设动量阈值和第二预设动量阈值与可穿戴终端的运动状态相匹配。
优选的,姿态识别步骤包括:预设加速度传感器X、Y、Z三轴的举手姿态阈值,若加速度传感器X、Y、Z三轴的加速度分别满足预设的举手姿态阈值时,判断为举手姿态。
优选的,预设的举手姿态阈值与运动状态相匹配。
优选的,运动状态分为非剧烈运动和剧烈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1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