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1173.5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0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端;姬宇飞;梁金虎;王日俊;李帅;张志新;郭晋;李焱;付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C19/00 | 分类号: | F42C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欣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接触 式换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包括药筒、初级线圈、定位筒、次级线圈、次级线圈支架;在药筒外壁的中央位置缠有初级线圈并留出输入线,在定位筒外壁中央通过次级线圈支架将次级线圈缠好并留出输出线;定位筒装入药筒内并固定,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对应。本发明能够有效满足超高射频武器系统的点火需求,可以在相对恶劣的电磁环境中具有非接触、感应点火、瞬发性、安全性的特征。未来装备于武器系统使之具有瞬发特性,实现对敌目标快速打击和武器拦截。这种新型换能装置为非接触式,这就使武器系统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工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应用于武器系统中。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战争中,各种精确打击武器如巡航导弹、战术导弹以及精确制导导弹等使得近程防空反导的形势更为严峻,特别是精确打击武器小型化、高速化以及末端高速攻击突防能力正在快速提高,使得现有采用传统发射原理的普遍装备的近程、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战场要求,因此需要发展具备超高射速的新型近程、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
随着超高射频武器系统串式弹药技术及火炮全密封栓技术的发展,新的弹药填装方式要求底火必须处在弹药的中间,而传统的底火点火技术根本无法满足超高射频武器的实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能够有效满足超高射频武器系统的点火需求,为高射速武器提供快速点火,可以在相对恶劣的电磁环境中具有非接触、感应点火、瞬发性、安全性的特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筒、初级线圈、定位筒、次级线圈、次级线圈支架;在药筒外壁的中央位置缠有初级线圈并留出输入线,在定位筒外壁中央通过次级线圈支架将次级线圈缠好并留出输出线;定位筒装入药筒内并固定,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位置相对应。
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满足超高射频武器系统的点火需求,可以在相对恶劣的电磁环境中具有非接触、感应点火、瞬发性、安全性的特征。未来装备于武器系统使之具有瞬发特性,实现对敌目标快速打击和武器拦截。这种新型换能装置为非接触式,这就使武器系统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非接触式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筒1、初级线圈2、堵盖3、输出线4、定位筒5、次级线圈6、输入线7、次级线圈支架8;
次级线圈2为漆包线紧密缠绕在定位筒5上,并且通过次级线圈支架8固定,初级线圈2为漆包线紧密缠绕于药筒1的中间位置,预留出输入线7;将缠绕好的定位筒5装入药筒1内,最后通过堵盖3将整个装置固定;装置中的输出线4可连接火工品测出点火延迟时间;
在药筒外壁的中央位置缠好初级线圈,要留出输入线7方便外部电源进行供电,同样在定位筒外壁中央通过次级线圈支架将次级线圈缠好,最后通过堵盖对装置端部整体进行固定。初级线圈通电后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激发输出线4连接的火工品。
药筒、堵盖、定位筒都采用非磁性材料,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材料选用漆包线。
工作原理: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使装配在定位筒上的次级线圈处在初级线圈产生的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最后由输出线激发火工品。
本发明的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药筒和堵盖组成的壳体与输出线接入的火工品不直接接触,药筒和堵盖组成的壳体起到良好的防静电、放射频作用,这就使该装置有极高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11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植物精油萃取中使用的萃取装置
- 下一篇: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