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器附件识别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1289.9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7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泉;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格润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9/00 | 分类号: | H02P29/00;H02P29/024;H02M3/04;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孙倩倩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附件 识别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尘器附件识别系统及方法,其包括主控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的吸尘电机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的地刷电机控制模块、提供5伏直流电源的电源降压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并检测电源电压的电压检测模块、以及与主控模块相连的吸尘电机驱动模块,其中所述主控模块通过多个脉冲信号获得地刷电机控制模块的电流信号,然后根据所获得的电流信号结合电压检测模块所检测到的电源电压,进而与主控模块内的预设数据表进行匹配再获得地刷电机的规格信息。本发明的优点降低成本,操作简便,且能自动识别相应的吸尘器附件,便于用户多场景便携式使用,防止非授权吸尘器附件的使用,提升产品可靠性,避免品牌形象受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附件识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吸尘器会配设具电机的多个吸尘器附件来满足不同环境的应用,但由于各个吸尘器附件的电气参数不同,例如电机功率不同,不进行吸尘器附件识别将影响吸尘器整机使用。业内有方案采用电阻来识别,这需要在吸尘器附件中增加识别电阻和相应的电路来进行识别,该方案无疑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尘器附件识别系统及方法,降低成本,操作简便,且能自动识别相应的吸尘器附件,便于用户多场景便携式使用。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附件识别系统,其包括主控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的吸尘电机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的地刷电机控制模块、提供5伏直流电源的电源降压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并检测电源电压的电压检测模块、以及与主控模块相连的吸尘电机驱动模块,其中所述主控模块通过多个脉冲信号获得地刷电机控制模块的电流信号,然后根据所获得的电流信号结合电压检测模块所检测到的电源电压,进而与主控模块内的预设数据表进行匹配再获得地刷电机的规格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吸尘电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U2、与第一场效应管U2的栅极相连的第一连接电阻R14、一端与第一连接电阻R14并联连接且另一端与地连接的第一并联电阻R8、与第一场效应管U2源极相连的第一滤波单元、以及与第一场效应管U2漏极相连的第一保护单元。
优选地,所述地刷电机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场效应管U4、与第二场效应管U4的栅极相连的第二连接电阻R16、一端与第二连接电阻R16并联连接且另一端与地连接的第二并联电阻R17、与第二场效应管U4源极相连的第二滤波单元、以及与第二场效应管U4漏极相连的第二保护单元。
优选地,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三场效应管Q2、一端与第三场效应管Q2漏极相连而另一端连接B+信号的漏极电阻R5、一端与与第三场效应管Q2栅极相连而另一端接地的栅极电阻R9、与第三场效应管Q2源极相连的第三滤波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与第一场效应管U2源极相连的第一滤波电阻R4、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U2源极相连而另一端与地相连的第二滤波电阻R7、以及一端与第一滤波电阻R4相连而另一端与地相连的第一滤波电容C5。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包括与第二场效应管U4源极相连的第三滤波电阻R18、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U4源极相连而另一端与地相连的第四滤波电阻R19、以及一端与第三滤波电阻R18相连而另一端与地相连的第二滤波电容C10。
优选地,所述吸尘电机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电机,其包括第四场效应管Q1、一端与第四场效应管Q1漏极相连的分压电阻R2、负极与分压电阻R2另一端相连而正极与VCC信号相连的驱动二极管D2、一端与第四场效应管Q1栅极相连的第三连接电阻R12、以及一端与第三连接电阻另一端相连且另一端与地相连的第四连接电阻R3。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附件识别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系统开始上电,主控模块(100)发出多个脉冲信号给地刷电机控制模块(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格润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格润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12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锂电池极片的涂布装置及其涂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