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测树诊断为依据的茶园施钾肥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1475.2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9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凡;杜晓;刘东娜;龚雪蛟;马伟伟;李兰英;尧渝;黄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诊断 依据 茶园 钾肥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茶树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测树诊断为依据的茶园施钾肥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测定茶树新梢中钾含量,以诊断茶树钾营养的丰缺状况,并用于指导茶园施钾肥;测定茶树已采剪新梢中钾含量和单位面积茶园茶树新梢的已采剪量;应用养分归还与补偿法,再结合茶树吸收钾的树体利用率和肥料中钾含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茶园钾肥的需求量;本发明能够精准确定茶树不同采摘部位所需钾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茶树施钾肥的精准性,避免过度施钾肥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或不施钾肥导致的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测树诊断为依据的茶园施钾肥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人喜爱的日常饮品之一,遍销海内外。凭借其悠久的历史,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礼仪。在综合作用下,茶叶所含的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和泛酸等多种成分,可有效地预防和抑制肥胖。
钾在茶树体内以离子状态存在,其含量仅次于氮素。全株的含钾量约为0.6%-1.0%,芽叶中含量高达1.2%-2.5%。钾在茶树体内的流动性很大,可以提高茶树的抗逆性,能促进糖类的合成、运输和贮存,对吸水和蒸腾过程,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同时钾还有助于磷的吸收和转化。在氮、磷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可显著增产。钾能加强光合作用,增强多种酶的活性,对蛋白质的代谢也有影响。钾肥充足,可以促进根系对氮的吸收,从而形成较多的蛋白质,增进茶叶的品质。缺钾则抑制糖转化为淀粉,妨碍蛋白质的合成。钾能明显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等内含物的含量。茶树不断从土壤中吸收钾,导致土壤中的钾淋溶损失,钾素贫化严重,所以需定期施用钾肥维持土壤中钾元素的平衡。长期以来,茶园的钾营养诊断和钾肥的推荐施肥都是以实验室常规测试为基础。现有茶树施用钾肥一般是经验施肥,通常会导致茶园土壤或树体中存在钾素过量或不足的情况,缺乏精准性。因此,研究茶树的科学、系统、精准施用钾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以测树诊断为依据的施钾肥的方法及其应用,计算原始茶园单位钾素丰缺度,预处理施肥使得茶园单位钾素含量恢复至正常,进一步提高后续茶树施钾肥量计算的精准性,进而提高茶树的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以测树诊断为依据的茶园施钾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定茶树新梢中钾含量,以诊断茶树钾营养的丰缺状况,并用于指导茶园施钾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单位产量茶树钾营养的增补量或减施量;
LC=L1-L2,
式中:
LC为单位产量茶树钾营养的增补量或减施量,%;
L1为生长良好产量正常生产茶园茶树一芽二叶新梢的钾营养诊断正常值,%;
L2为测定的需精准施钾肥茶园茶树一芽二叶新梢的钾营养含量,%。
2)测定茶树已采剪新梢中钾含量,记录茶树新梢的采剪标准和单位面积茶园茶树新梢的已采剪量;
3)应用养分归还与补偿法,再结合茶树吸收钾的树体利用率和肥料中钾含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茶园钾肥料的需求量;
式中:
W为单位面积茶园钾肥料补给量,kg/hm2;
K为单位面积茶园茶树新梢的已采剪量,kg/hm2;
L为测定的茶树已采剪新梢中钾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14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