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实生苗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1601.4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6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彭崇;唐利球;秦昌鲜;何洪良;郭强;施泽升;马文清;闭德金;梁永检;罗晟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55 | 分类号: | A01G22/55;A01G24/10;A01G24/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孙光远 |
地址: | 532406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实生苗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实生苗培育方法。属于甘蔗实生苗种植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塘泥晒干、捣碎,备用;将耕作地表土捣碎,过筛,得细泥备用;将细沙和细泥混合得泥沙A;将捣碎后的塘泥置于培养框底层,塘泥上表面铺设泥沙A,得到培养基;在培养基上播种,然后覆盖由细沙和细泥混合而成的泥沙B;向培养框浇水,盖膜,控温、控湿至出苗,去膜,继续控温、控湿直至幼苗长到5~6片叶,进行幼苗假植;假植苗两周后,开始喷施营养液,每周喷施一次直到实生苗长至30cm以上,大田移栽。本发明操作过程简单,节约成本,仅需少量化肥,降低了药害,实生苗成活率高且生长旺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蔗实生苗种植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甘蔗实生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蔗糖业是广西的经济支柱产业,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5%左右,产糖量约占甘蔗糖总量的70%(占全国食糖总量的65%左右),广西蔗糖在我国食糖供给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调出区外食糖商品总量占全国80%以上,由于广西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使广西成为中国最大的糖料生产基地和产糖中心。蔗糖业的快速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广西蔗糖业糖料蔗品种更新缓慢造成品种单一化,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长期使用受到各种病原物反复侵染引起品种种性退化等现象仍未有效解决,甘蔗杂交育种选育出更多优质的新品种推广种植,才能使甘蔗种植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甘蔗实生苗培育是甘蔗杂交育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甘蔗实生苗出苗数和出苗质量的保证是杂交育种最基本的保障。
常规的实生苗培育基质需要蒸气高压消毒或者干热消毒,消毒所需的设备成本昂贵、劳动成本高,同时常规实生苗培育操作较复杂,耗时耗力,增加成本,培育时间也长。同时常规种植由于培育基质肥力不够,需要喷洒大量的肥料,不易控制很容易产生药害,影响实生苗生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甘蔗实生苗培育方法,克服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实生苗培育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省成本,高效实用,实生苗成活率高且生长旺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甘蔗实生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塘泥晒干、捣碎,过筛,备用;
(2)将耕作地表土捣碎,过筛,得细泥;
(3)将细沙和细泥混合得泥沙A;
其中,所述细泥和所述细沙的体积比为(3~3.5):(1~1.5);
(4)将步骤(1)捣碎后的塘泥置于培养框底层,并在所述塘泥上表面铺设泥沙A,得到培养基;
其中,所述塘泥和所述泥沙A的体积比为(3~3.5):(1~1.5);
(5)在培养基上播种,然后覆盖泥沙B,且覆盖厚度为0.5~0.8cm;
其中,所述泥沙B中所述细泥和所述细沙的体积比为(2~3):(1~1.5);
(6)管理:根据出苗要求进行浇水、盖膜、控温、控湿;出苗后去膜,继续控温、控湿直至幼苗长到5~6片叶,进行幼苗假植;
(7)假植苗两周后,喷施营养液,且每周喷施至少一次直到实生苗长至30cm以上,大田移栽。
有益效果在于:步骤(3)的配比主要作用是让培养基通水通气好;
步骤(4)培养基中塘泥和泥沙充分保证所需营养物质,此外,细沙让培养基通透性更好,更利于种植萌发出芽。
进一步的,步骤(5)播种:种子直接播种在培养基上:种植密度保证花穗不重叠的平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16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