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掺杂的羟基氧化镍前驱体、氟掺杂的氧化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2376.6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0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洪果;仲云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3/04 | 分类号: | C01G53/04;H01M4/5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王晖;刘书芝 |
地址: | 中国澳门*** | 国省代码: | 澳门;8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羟基 氧化 前驱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氟掺杂的羟基氧化镍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掺杂的羟基氧化镍前驱体为多层堆叠的结构,且呈六棱柱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掺杂的羟基氧化镍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掺杂的羟基氧化镍前驱体中氟含量为3-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掺杂的羟基氧化镍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掺杂的羟基氧化镍前驱体的粒径为0.5-1.5μm。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掺杂的羟基氧化镍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镍源、氟化物和沉淀剂进行水热反应,以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中所述氟掺杂的羟基氧化镍前驱体,所述沉淀剂选自尿素、氨水、硝酸铵和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镍源、氟化物和沉淀剂在溶剂中混合溶解,再进行水热反应,其中,所述镍源和所述氟化物均为水溶性无机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源为硝酸镍、硫酸镍和氯化镍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源为六水合硝酸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物为氟化铵。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源、所述氟化物和所述沉淀剂的摩尔比为1-5:3-7:3-9。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源、所述氟化物和所述沉淀剂的摩尔比为2-3:5-6:6-7。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镍源、氟化物和沉淀剂在溶剂中混合溶解包括:先将所述镍源溶于水,再与所述氟化物和所述沉淀剂混合溶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0-30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10-130℃。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热反应时间为4-8h。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水热反应之后的产物过滤,得到的粉末即为所述氟掺杂的羟基氧化镍前驱体。
16.一种氟掺杂的氧化镍,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掺杂的氧化镍为多层堆叠的结构,且呈六棱柱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氟掺杂的氧化镍,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掺杂的氧化镍中氟含量为1-5%。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氟掺杂的氧化镍,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掺杂的氧化镍的粒径为0.5-1.5μm。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氟掺杂的氧化镍,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掺杂的氧化镍的结构是由多个多孔六边形有序堆叠而成。
20.一种氟掺杂的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中所述的氟掺杂的羟基氧化镍前驱体或权利要求4-15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氟掺杂的羟基氧化镍前驱体进行煅烧而得。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煅烧温度为10-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门大学,未经澳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23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