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内外走线的固定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3039.9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9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弛;韦天勇;陈杨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龙洋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外 固定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车内外走线的固定结构,包括:总装板,其固定于车体的内侧和/或外侧,所述总装板包括:第一拼接板,其具有第一拼接部,所述第一拼接部开设有若干第一缺口;第二拼接板,其具有第二拼接部,所述第二拼接部开设有若干第二缺口;若干第一缺口与若干第二缺口一一对应;当所述第一拼接部与所述第二拼接部相接时,若干第一缺口与若干第二缺口同时组合形成若干走线通孔。本申请实现了车内外走线的固定,同时还解决了接线处因半径较大而无法直接穿过通孔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的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内外走线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线路走线多用线束支架等固定,其使用较为方便,但当需要将线路穿过车体时,即将线路由车内引至车外,或由车外引入车内时,线束支架显然固定力度不够,固定好后线束易产生晃动。
而如果采用固定板打孔,将线束穿过固定板的孔进行固定,则产生了新的问题,即:线束通常会具有接头,而接头处的半径比线束的其他部位半径大很多,如果将固定板上的孔做成与线束半径相等,则接头处无法直接穿过,若做成与接头处半径相等,则无法固定线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内外走线的固定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结构无法兼容车内外走线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车内外走线的固定结构,包括:
总装板,其固定于车体的内侧和/或外侧,所述总装板包括:第一拼接板,其具有第一拼接部,所述第一拼接部开设有若干第一缺口;第二拼接板,其具有第二拼接部,所述第二拼接部开设有若干第二缺口;若干第一缺口与若干第二缺口一一对应;
当所述第一拼接部与所述第二拼接部相接时,若干第一缺口与若干第二缺口同时组合形成若干走线通孔。
优选地,所述走线通孔为圆孔。
优选地,任一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在所述走线通孔的径向截面大于等于或小于半圆。
优选地,任一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在所述走线通孔的径向截面为1/4或1/2或3/4个圆。
优选地,当一个所述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在所述走线通孔的径向截面大于或等于半圆,与之相邻的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在所述走线通孔的径向截面小于或等于半圆。
优选地,所述第一拼接板开设有固定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一一对应,当所述第一拼接部与所述第二拼接部相接时,若干第一缺口与若干第二缺口同时组合形成若干走线通孔;这样的设置使得不管线束具有多少个接线头,也无需考虑接线头的半径大小,只需将线束的非接线处卡入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而后将第二缺口或第一缺口与之组合形成通孔,以此进行固定。实现了车内外走线的固定,同时还解决了接线处因半径较大而无法直接穿过通孔的技术难题。
2、设置缺口的一种情况为截面为3/4个圆,可先将具有弹性的线束卡入;使得线束在卡入缺口时不易划伤线束,卡入后不易脱落。
3、在同一个第一拼接板或第二拼接板设置多个截面为1/4或1/2或3/4个圆的缺口,使得可固定的线束的种类更多,兼容性更好。
4、截面较大的缺口与截面较小的缺口在同一第一拼接板或第二拼接板中错开设置,使得在固定线束的过程中(即第一拼接板还未与第二拼接板相接时),第一拼接板与第二拼接板上的线束数量更均匀,线束不会集中的固定在一个拼接板上;同时,固定线束的位置相互错开,使得固定时工作人员的施力空间更充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总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3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乘用车缸体水套芯用冷芯砂配方
- 下一篇:一种具有灭火功能的电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