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饰戒指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3119.4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5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千代荣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金藤首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A44C9/00;A44C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严帅 |
地址: | 21407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戒指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戒指制造方法。与基于失蜡铸造的戒指制造方法不同,它通过提高迄今为止未被重视的基于锻造的戒指的内环面加工技术,不破坏目前考虑手指接触感的形状,在维持基于锻造的戒指的高硬度的同时使戒指的重量轻量化,在提高使用者佩戴感的同时,使得内环面的形状有设计感、且制造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饰戒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锻造制作戒指的内环面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戒指的制造方法,除了利用失蜡(铸造)制造以外,还有一种制造方法,即将原材料锤炼并压延之后,主要通过切割戒指外环面的基于锻造的制造方法。基于失蜡制成的戒指采取的是在铸模中注入原材料进行制造的方法,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自由地实施设计。但通过锻造制成的戒指,特别是内环面的切割,需要切割工具进入内环面并与其接触进行加工,因切割机的刀刃不能到达内环面的切割部位等,与向外环面的切割相比难度较大,因此难以自由地实施设计。
此外,为使戒指佩戴者的手指与戒指的接触更舒适,虽然对戒指内环面的加工进行了研究(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在内环面形成有多个弯曲部的戒指、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通过压延加工机得以扩大戒指的内径以及向内面形成鼓出面的戒指),如上所述,通过锻造制作的戒指在向内环面的切割上存在技术层面的制约。在专利文献1中,弯曲部仅限于在戒指内环面的半径方向形成,而非基于锻造的戒指的切割,专利文献2也不是对戒指内环面进行切割的制作方法。另外,从手指接触的观点来看,大多为平板形状,或者限于将内面部做成圆弧形状(表面向半径方向呈凸状形缓慢弯曲的形状),以使手指接触良好。
另一方面,锻造而成的戒指硬度和强度高,具有表面不易受损、不易变形的性质,因此作为结婚用戒指的需求特别高,并且在“永远不坏”的象征意义上也适用于该用途。因此,为控制戒指制造所需的昂贵的原材料(金、白金等合金)的使用量,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其需求,有必要使基于锻造而成的戒指轻量化。
关于这一点,锻造而成的戒指的内环面加工,是将戒指安装在切割加工机上,将切割工具按压在戒指上,或者利用压延机使其成形。但是,如上所述,通过标准规格的切割工具无法到达戒指内环面的切割部位,或向环方向的切割存在技术方面的制约,由于新型切割工具的采购和开发需要成本,所以锻造而成的戒指的内环面加工限于圆弧形状或平板形状,在需要对戒指内环面进行加工的情况下,以对通过失蜡制造的戒指进行加工为主。
专利文献1:实登30964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3055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提高迄今为止未被重视的基于锻造的戒指的内环面加工技术,不破坏目前考虑手指接触感的形状,在维持基于锻造的戒指的高硬度的同时使戒指的重量轻量化,在提高使用者佩戴感的同时,使得内环面的形状有设计感、且降低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如下:在基于锻造的戒指制造工序中,将戒指安装在例如CNC自动车床等切割加工机上,将能够切割加工内环面的车刀安装在该切割加工机上并沿着环方向切割该戒指的内环面,无论该戒指外环面的形状如何,在内环面的一处或多处形成凹部或者槽部。
通过本发明的基于锻造的戒指的内环面切割方法,使得内环面也能够容易地形成任意形状、面积、深度的凹部或槽部,该戒指在保持硬度不变的情况下,减轻了与该凹部容量相当的原材料的重量,由此,对使用者来说比以往更易佩戴,对制造者来说基于锻造的戒指制作成本降低。
此外,利用本发明的基于锻造的戒指的内环面切割方法,在形成一处或多处凹部或槽部时实施准确快速高精度的切割,该内环面与使用者手指接触部分由于形成了舒缓的曲面形状,因此对使用者来说不会影响手指接触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金藤首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金藤首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31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