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阻带滤波功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3247.9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2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肖飞;黄丹;陈邦超;曹煜;吴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H01P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阻带 滤波 功分器 | ||
1.一种微带滤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端口(Port#1)连接到耦合三线结构(1)的中间线一端,耦合三线结构(1)的中间线另外一端连接T型开路线节(2),耦合三线结构(1)中左侧线连接到第一传输线节(21)的右端,第一传输线节(21)的左端连接第一开路枝节(22)和第二传输线节(23)的右端,第二传输线节(23)的左端连接第二开路枝节(24)和第三传输线节(25)的右端,第三传输线节(25)的左端连接第三开路枝节(26)和第一耦合双线结构(27)的右端,第一耦合双线结构(27)的左端连接第二端口(Port#2);耦合三线结构(1)中右侧线连接到第四传输线节(31)的左端,第四传输线节(31)的右端连接第四开路枝节(32)和第五传输线节(33)的左端,第五传输线节(33)的右端连接第五开路枝节(34)和第六传输线节(35)的左端,第六传输线节(35)的左端连接第六开路枝节(36)和第二耦合双线结构(37)的左端,第二耦合双线结构(37)的右端连接第三端口(Port#3);在耦合三线结构(1)上跨接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三开路枝节(26)、第三传输线节(25)、第二开路枝节(24)、第二传输线节(23)和第一开路枝节(22)构成一个左右对称结构,第四开路枝节(32)、第五传输线节(33)、第五开路枝节(34)、第六传输线节(35)和第六开路枝节(36)构成一个左右对称结构;第二开路枝节(24)与第五开路枝节(34)的开路端均设置一个阶跃枝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滤波功分器,所包含的多模谐振器一包括耦合三线结构(1)中左侧枝节、第一传输线节(21)、第一开路枝节(22)、第二传输线节(23)、第二开路枝节(24)、第三传输线节(25)、第三开路枝节(26)和第一耦合双线结构(27)中连接到第三开路枝节(26)的那根枝节;多模谐振器二包括耦合三线结构(1)中右侧枝节、第四传输线节(31)、第四开路枝节(32)、第五传输线节(33)、第五开路枝节(34)、第六传输线节(35)、第六开路枝节(36)和第二耦合双线结构(37)中连接到第六开路枝节(36)的那根枝节;多模谐振器的奇模谐振条件方程为
(Y4cotθ4-Y3tanθ3)(Y2cotθ1-Y1tanθ2)-Y2(Y1+Y2cotθ1tanθ2)=0
偶模谐振条件方程为
Y2(Y1+Y2cotθ1tanθ2)(Y4cotθA-YAtanθ2)+Y4(YA+Y4cotθAtanθ2)(Y2cotθ1-Y1tanθ2)+Y3tanθ3(Y2cotθ1-Y1tanθ2)(Y4cotθA-YAtanθ2)=0
其中,θA=θ5+θ6;Y1和θ1为耦合三线结构(1)中左侧线节的特征导纳和电长度;Y2和θ2为第一传输线节(21)的特征导纳和电长度;Y3和θ3为第一开路枝节(22)的特征导纳和电长度;Y4和θ4为第二传输线节(23)的特征导纳和电长度;Y5和θ5为第二开路枝节(24)的特征导纳和电长度,Y6和θ6为第二开路枝节(24)连接的阶跃枝节的特征导纳和电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滤波功分器,实现一个三阶带通频率响应,在通带每侧有限频率处各有一个传输零点;在高频阻带内具有多个传输零点;输出端口之间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能够获得较高的隔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32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