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工电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4090.1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1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华雄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3/30;B66B13/14;B66B5/00;B66B13/2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法君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电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工电梯,所述施工电梯包括轿厢、门框、电梯门和防护翻板,所述门框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开口端,且所述门框与所述轿厢的顶板间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电梯门的间隙,所述电梯门被配置为升降式开合,所述防护翻板与所述轿厢的底板铰接。通过所述防护翻板可以实现本电梯轿厢与相应楼层的连通,从而克服了施工电梯与楼层板间隙宽度不一致而导致的安全风险,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施工场所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电梯。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施工电梯防护门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吊笼上下不清,用头伸出防护门观察,当吊笼刚由上往下开时头部极易被卡,发生伤亡事故等施工安全问题,且施工效率慢,人工成本高。
同时,由于施工电梯门与楼层板间隙宽度不一致,常常会导致施工人员由于不小心造成伤亡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通过电梯的结构设计,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施工电梯,所述施工电梯包括轿厢、门框、电梯门和防护翻板,所述门框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开口端,且所述门框与所述轿厢的顶板间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电梯门的间隙,所述电梯门被配置为升降式开合,所述防护翻板与所述轿厢的底板铰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施工电梯还包括拉索、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固定于轿厢的顶板,第二滑轮固定于轿厢的侧壁,所述拉索一端与防护翻板相连,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滑轮和第一滑轮后与电梯门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与轿厢经螺栓结构相互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门框固定于轿厢的底板之上。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门框与轿厢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为焊接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门框内开有卡槽,电梯门两侧设有连接板,所述电梯门两侧的连接板卡接与所述卡槽内。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门框为金属材质制得。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梯门为镂空式结构设计。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翻板为金属板体结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翻板两侧还设有防护栏结构。
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发明,(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梯的防护翻板结构设计,克服了施工电梯与楼层板间隙宽度不一致而导致的安全风险,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施工电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施工电梯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01-轿厢,102-门框,103-电梯门,104-拉索,105-防护翻板,106-第一滑轮,107-第二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4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