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流延使用的低粗糙度MLCC功能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4739.X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0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裴建军;陈超;陈涛;杨健;张彦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日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6 | 分类号: | C08J7/046;C08J7/044;C08J7/04;C09D175/14;C09D165/00;C09D5/24;C09D7/63;C09D183/07;C09D183/05;C09D5/20;C08L6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赖学能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流延 使用 粗糙 mlcc 功能 离型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可流延使用的低粗糙度MLCC功能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1)以及从下至上依次涂布并固化于基材层(1)之上的功能硬化涂层(2)、抗静电涂层(3)和低温固化型离型涂层(4),所述功能硬化涂层(2)包括重量比例为500~1500份的多官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10~100份的光引发剂、10~50份的流平剂、50~200份的丙烯酸类单体、10~50份的消泡剂以及3000~10000份的第一有机溶剂,所述抗静电涂层(3)包括重量比例为80~120份的聚噻吩水溶液以及6~10份的三聚氰胺类固化剂,所述聚噻吩水溶液的浓度为5~8%,所述低温固化型离型涂层(4)包括重量比例为80~120份的端乙烯基有机硅树脂、8~12份的含氢有机硅树脂、4~6份的铂金催化剂、0.3~0.5份的硅烷偶联剂以及800~1200份的第二有机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流延使用的低粗糙度MLCC功能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1)为高平整度光学级PET基膜,所述基材层(1)的厚度为25~1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流延使用的低粗糙度MLCC功能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粘度为10000~20000cps,Tg为-50~-30℃,官能度为3~5,所述光引发剂为184、907和TPO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流平剂为BYK333,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所述消泡剂为BYK 052N,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乙酯、甲苯、丁酮和异丙醇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功能硬化涂层(2)的厚度为0.5~5u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流延使用的低粗糙度MLCC功能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涂层(3)的厚度为0.2~2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流延使用的低粗糙度MLCC功能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端乙烯基有机硅树脂为分子量在25~35万的有机硅树脂,所述含氢有机硅树脂为分子量在1.5~2.5万的有机硅树脂,所述铂金催化剂为陶氏4000系列,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和KH560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乙酯、甲苯、丁酮和正庚烷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6.可流延使用的低粗糙度MLCC功能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功能硬化剂的涂覆和固化:称量重量比例为500~1500份的多官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10~100份的光引发剂、10~50份的流平剂、50~200份的丙烯酸类单体、10~50份的消泡剂以及3000~10000份的第一有机溶剂,搅拌均匀得到功能硬化剂,再均匀涂覆于基材层(1)的顶面,并在UVA波段下进行UV固化,从而在基材层(1)的顶面形成功能硬化涂层(2);
b)抗静电剂的涂覆和固化:称量重量比例为80~120份的聚噻吩水溶液以及6~10份的三聚氰胺类固化剂,所述聚噻吩水溶液的浓度为5~8%,搅拌均匀得到抗静电剂,再均匀涂覆于功能硬化涂层(2)的顶面,并烘烤固化,从而在功能硬化涂层(2)的顶面形成抗静电涂层(3);
c)低温固化型离型剂的涂覆和固化:称量重量比例为80~120份的端乙烯基有机硅树脂、8~12份的含氢有机硅树脂、4~6份的铂金催化剂、0.3~0.5份的硅烷偶联剂以及800~1200份的第二有机溶剂,搅拌均匀得到低温固化型离型剂,再均匀涂覆于抗静电涂层(3)的顶面,并烘烤固化,从而在抗静电涂层(3)的顶面形成低温固化型离型涂层(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流延使用的低粗糙度MLCC功能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采用slot-die涂布方式在基材层(1)的顶面涂覆功能硬化剂,UV固化时的车速为10~20m/min。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流延使用的低粗糙度MLCC功能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采用微凹辊涂布方式在功能硬化涂层(2)的顶面涂覆抗静电剂,抗静电剂的涂布湿量为4~6g/m2,烘烤温度为80~120℃,烘烤时间为10~20s。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流延使用的低粗糙度MLCC功能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采用微凹辊涂布方式在抗静电涂层(3)的顶面涂覆低温固化型离型剂,所述低温固化型离型剂的涂布湿量为2~4g/m2,烘烤最高温度为105℃,烘烤时间为15~2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日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日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473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