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5761.6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9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姜东风;蒋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黄山茶林场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245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形 红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选择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鲜叶作为茶叶原料;
(2)萎凋:将采摘后的茶叶放入萎凋槽内进行分级加热萎凋;
(3)揉捻:将萎凋的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至揉搓成条形;
(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发酵机中进行发酵;
(5)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烘干;
(6)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静置、提香,随后摊凉冷却后,制备得到条形红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一芽一叶占比为30-40wt%、一芽二叶的占比为60-7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时,鲜叶的摊放厚度为15-18cm,萎凋结束后茶叶的含水量为55-58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分级加热萎凋中,初始阶段:送风量0.19-0.20m3/s,温度为32.5-33℃,时间为2.5-3h;中期阶段:送风量0.16-0.17m3/s,温度为31.5-32℃,时间为2.5-3h;后期阶段:送风量0.13-0.14m3/s,温度为30-31.5℃,时间为2.5-3h;萎凋时风速为3-3.2m/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分级揉捻,一级:空压揉捻40-45min;二级:加压至10-15N揉捻15-20min,三级:加压至25-30N揉捻10-15min;四级:减压至15-20N揉捻10-15min;五级:减压至10-15N揉捻10-15min,揉捻时投料量为30-35kg,转速为35-4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揉捻结束后细胞破损率为83-87%,成条率为88-9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发酵时摊放厚度为5-5.5cm,发酵温度为30-32℃,湿度为90-95%,发酵时间为3-3.5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烘干分为毛火烘干阶段、摊凉阶段、足火烘干阶段;
所述毛火烘干阶段摊叶厚度为1-2cm,烘干温度为120-125℃,烘焙时间为5-8min,烘干后茶叶含水量为25-30%;
所述摊凉阶段时间为30-35min;
所述足火烘干阶段温度摊叶厚度2-2.5cm,烘干温度为110-115℃,烘焙时间为5-8min,烘干后茶叶含水量为6-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静置时间为2-2.5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提香温度为80-85℃,提香时间为30-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黄山茶林场,未经上海市黄山茶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57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