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输送系统、物品输送机器人以及容纳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6032.2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0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B60P7/135;B65D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输送 系统 机器人 以及 容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品输送系统、物品输送机器人以及容纳箱。所述物品输送系统具备:容纳物品的容纳箱;以及物品输送机器人,具有行驶部和设于所述行驶部的上侧并且保持所述容纳箱的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具有在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立起的一对支承柱,各所述支承柱具有:一个以上的支承轨道,在高度方向上对配置于一对所述支承柱之间的所述容纳箱进行支承;以及一个以上的锁定销,设于与另一个所述支承柱的对置面,能够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伸缩。
技术领域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通过能够自主行驶的机器人输送物品的物品输送机器人、容纳物品的容纳箱以及具备这些的物品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使用能够自主行驶的机器人来输送物品的物品输送机器人。这样的物品输送机器人大多具有牢固的容器,将物品或者容纳着物品的容纳箱容纳在该容器的内部。像这样,将容纳箱等容纳在牢固的容器内,由此能够防止输送过程中的容纳箱的掉落、被盗。但是,在设置了容器的情况下,存在与该容器的尺寸相应地,机器人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在日本专利第6336235中,公开了一种保持使物品露出于外部的状态而进行输送的物品输送机器人。具体而言,日本专利第6336235的物品输送机器人具有行驶部和方形环状的主体部,在贯通主体部的开口部可拆装地装配有容纳或载置物品的筐、箱或者托盘。在所述的构成的情况下,不需要大型的容器,因此能够降低物品输送机器人的尺寸。
但是,对于日本专利第6336235的物品输送机器人,仅假定在管理者能够监视的狭小的区域内的物品输送,因此没有研究针对物品的掉落、被盗的对策。因此,日本专利第6336235的物品输送机器人无法适用于管理者无法监视的广阔的区域内的物品输送。
发明内容
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能够避免物品输送机器人的大型化并且能够防止输送对象的物品的掉落和被盗的输送系统、以及用于该输送系统的物品输送机器人和容纳箱。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物品输送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容纳箱,容纳物品;以及物品输送机器人,具有行驶部和设于所述行驶部的上侧并且保持所述容纳箱的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具有在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立起的一对支承柱,各所述支承柱具有:一个以上的支承体,在高度方向上对配置于一对所述支承柱之间的所述容纳箱进行支承;以及一个以上的锁定销,设于与另一个所述支承柱的对置面,能够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伸缩,一个以上的所述锁定销通过从所述对置面伸出而与通过所述支承体被支承的所述容纳箱的一部分卡合。
在该情况下,物品输送机器人在容纳箱露出于外部的状态下直接进行输送。换言之,不需要对容纳箱进行完全容纳的容器等,因此能够使物品输送机器人小型化。此外,物品输送机器人具有卡合于通过支承体被支承的容纳箱的锁定销,因此即使在使容纳箱露出于外部的状态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容纳箱的掉落和被盗。其结果是,能够避免物品输送机器人的大型化,并且能够防止输送对象物品的掉落和被盗。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容纳箱具有底壁、从底壁的周围立起的周壁、从上侧覆盖作为所述周壁的上端开口的取出开口的盖体以及从所述盖体的宽度方向两端向下方垂下的耳部,在所述耳部形成有供所述锁定销进行卡合的卡合凹部。
将锁定销卡合于耳部,由此限制了与耳部连接的盖体的移动。其结果是,防止了盖体的开封,因此能够防止从容纳箱抽出物品。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支承体是设于所述支承柱的所述对置面并从下侧将所述容纳箱支承为可滑动的支承轨道,所述支承轨道以在高度方向等间隔的方式在所述对置面形成有多个,所述容纳箱存在高度尺寸相互不同的多个种类,在具有大于所述支承轨道的配置间隔的高度尺寸的容纳箱的侧壁,形成有避免与所述支承轨道的干涉的侧凹部。
根据需要,在容纳箱的侧壁设有侧凹部,由此能够通过保持部来保持各种大小的容纳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6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