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震电池包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6357.0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8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海;蔡朝灿;赫晓东;王荣国;杨帆;刘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海特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L50/6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高志光 |
地址: | 52623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装载领域,具体涉及抗震电池包,本发明为了解决长期颠簸的路况中,容易影响到电池包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汽车出现动力的问题,盖板和壳体连接共同组成电池包外壳,弹性减震层设置在电池包外壳的内部,多个避震装置分为两组,一组避震装置设置在盖板的下方,另一组避震装置设置在盖板内侧底板的顶部;本发明的减震电池包通过在电池包外壳内设置弹性减震层,减小电池包内内部震荡带来的碰撞,内部通过辅以各种避震结构,对电池组的移动行程进行导向,尽可能在导向方向内减震,保证了电池包内电池组的安全,使得汽车在不良路况上激烈行驶过程中,电池包内电池组受到的影响较小,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装载领域,具体涉及抗震电池包。
背景技术
为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我国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战略重点。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目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而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故锂离子电池组成的电池包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对于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动力电池要具备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长寿命、高安全性四方面要求,电池箱作为核心零部件动力元件电池系统的载体,其安全性和轻量化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动力电池在汽车上使用时,必须考虑到汽车各种激烈的行驶路况,长期颠簸的路况中,容易影响到电池包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汽车出现动力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为了解决长期颠簸的路况中,容易影响到电池包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汽车出现动力的问题,本发明提出抗震电池包。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施的:抗震电池包,它包括:盖板、壳体、弹性减震层、电池组、触板、上支架、下支架和多个避震装置;
所述盖板和壳体连接共同组成电池包外壳,所述弹性减震层设置在电池包外壳的内部,多个避震装置分为两组,一组避震装置设置在盖板的下方,另一组避震装置设置在壳体内侧底板的顶部;
所述下支架、电池组、触板、上支架由下至上逐一设置在电池包外壳的内部,所述下支架设置在壳体内侧底板顶部的避震装置的上方,上支架设置在盖板下方的避震装置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一组避震装置可拆卸连接,且该组避震装置的下方与上支架可拆卸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另一组避震装置可拆卸连接,且该组避震装置的上方与下支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呈板状,所述上支架沿水平方向由一侧至另一侧排布多个三角形通孔;所述下支架与上支架的结构相同。
再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上设有多条定位支杆,定位支杆对电池组的移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支杆外部设有一层弹性套。
再进一步地,所述避震装置包括,上板、下板、导杆组和推力弹簧,所述上板和下板通过导杆组连接,所述推力弹簧套设在导杆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和下板上设有连接孔或连接件。
再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组包括若干电池单体以及用以固定电池单体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
所述下定位板设置有多个定位盲孔,每个所述定位盲孔内设置有支撑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触板包括板体和若干触点,所述触点与板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减震电池包通过在电池包外壳内设置弹性减震层,减小电池包内内部震荡带来的碰撞,内部通过辅以各种避震结构,对电池组的移动行程进行导向,尽可能在导向方向内减震,保证了电池包内电池组的安全,使得汽车在不良路况上激烈行驶过程中,电池包内电池组受到的影响较小,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海特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未经肇庆市海特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6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