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u/Bi2 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6505.9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慧;沈明;陈丽萍;姜晔;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38;C01G29/00;B22F1/12;B22F1/054;B22F9/2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杨胜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u bi base sub | ||
本案涉及一种Au/Bi2S3微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其制作的过氧化氢传感器,本案采用水热法以羧甲基纤维素作为有机物模板制备尺寸均一、分散性良好的海胆状Bi2S3微纳材料,进一步通过抗坏血酸还原将纳米金负载在所制备的Bi2S3微纳材料上;利用壳聚糖具有很好的成膜性,将所制备Au/Bi2S3微纳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制得过氧化氢传感器。本发明制得的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活性,Au/Bi2S3微纳材料促进了过氧化氢与电极表面间电子传递;所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较高的灵敏度、较好的抗干扰和对过氧化氢的快速响应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Au/Bi2S3微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其制作的过氧化氢传感器。
背景技术
过氧化氢(H2O2)在生物体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易分解、低残留以及良好的杀菌效果和漂白效果等特点,因此H2O2在众多的生产领域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食品、制药、塑料行业、生物分析、临床诊断和环境化学。然而H2O2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导致DNA损伤,诱发基因突变,加快人体的衰老等。因此,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的方法来实现对实际样品中 H2O2含量的测定势在必行。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较多,如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和电化学方法。其中,电化学方法具有检测选择性好,响应速度快,检测价格低廉和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而备受欢迎。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传感器多为电化学酶传感器,尽管酶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限低等优点,但由于酶的制作和纯化困难且易变性失活等因素,导致酶传感器的成本、稳定性、使用寿命不够理想。无机纳米材料稳定性好,在很宽的pH和温度范围内,它的催化活性几乎无变化,可以被用来制作无酶型传感器。它是不需要生物酶的促进,待测物直接参与氧化还原,从而降低了传感器的制备成本、增强了传感器的寿命和稳定性,并扩大了其使用范围。但这类传感器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性能十分依赖电极表面的修饰材料,因此,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制备各种性能较好的修饰材料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基于无机纳米金材料,与半导体硫化铋复配,以期制备出一种具有高灵敏、高稳定性的强选择性无酶电化学双氧水传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Au/Bi2S3微纳材料的制备方法:
1)将有机物模板、硝酸铋水溶液和蒸馏水依次加入烧杯中,之后加入硫脲,搅拌10min,得均匀深黄色溶液;
2)将所述深黄色溶液转入反应釜中,并放置于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于 120℃加热12h,收集黑色沉淀;
3)将所述黑色沉淀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数次,最后真空干燥得黑色粉末Bi2S3;
4)取所述黑色粉末Bi2S3 0.1g置于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超声分散均匀,磁力搅拌下加入氯金酸溶液,继续搅拌30min,之后加入抗坏血酸溶液,继续快速搅拌3h,收集黑色沉淀,水洗干燥,得Au/Bi2S3黑色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物模板为羧甲基纤维素。
进一步地,所述羧甲基纤维素、硝酸铋和硫脲的摩尔比为2:2: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65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