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沿引出式环形变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7247.6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1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成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治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9;H01F2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黄佳丽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出 环形 变压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沿引出式环形变压器,包括:环形铁芯、线包、若干根引出线束;线包包括若干个线圈;线圈缠绕在环形铁芯上;引出线束的一端与对应的线圈电气连接;引出线束与线圈电气连接的位置位于环形铁芯的内圆侧。其优点在于在不影响变压器电气性能的前提下,改变了环形变压器引出线束的出线方式,方便引出线束和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使环形变压器的整体结构更合理,更方便接线,并且缩小了电器柜的体积;彻底解决多组线束引出时的分布拥堵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环型变压器的引出线束一般沿线包外沿分布,当初级是多组输入电压和次级有多组输出电压时,引出线束分布位置拥挤,线束从两端侧连接至接线端子时过度分开,占用电器柜的空间;影响排线的整洁美观。
另一种情况,当初级线束和次级线束从线包两侧引出,那么从线包两侧接入布置在正中位置的接线端子或穿电器柜壁孔引出时,引出线束也会占用电器柜的空间,进而影响其他元器件的安装;为解决此问题,工程师会加大电器柜的宽度,这样电器柜整体尺寸会变大,增加了材料成本,占用场地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内沿引出式环形变压器及应用,在不影响变压器电气性能的前提下,改变了环形变压器引出线束的出线方式,方便引出线束和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使环形变压器的整体结构更合理,更方便接线,并且缩小了电器柜的体积;彻底解决多组线束引出时的分布拥堵问题;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沿引出式环形变压器,包括:环形铁芯、线包、若干根引出线束;线包包括若干个线圈;线圈缠绕在环形铁芯上;引出线束的一端与对应的线圈电气连接;引出线束与线圈电气连接的位置位于环形铁芯的内圆侧。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沿引出式环形变压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引出线束与线圈电气连接位置位于环形铁芯内圆的底部;引出线束向环形铁芯内圆的顶部引出。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沿引出式环形变压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引出线束与线圈电气连接的位置处,引出线圈与其他线圈之间设置无纺布胶带。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沿引出式环形变压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温控开关;温控开关套在引出线束上。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沿引出式环形变压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下盖板、螺杆、上盖板和螺母;下盖板的中心位置具有下螺杆孔;上盖板的中心位置具有上螺杆孔,上盖板还具有若干个引线孔;下盖板设置在缠绕有线圈的环形铁芯的下方;上盖板设置在缠绕有线圈的环形铁芯的上方;螺杆的螺纹端穿过下螺杆孔,再穿过环形铁芯的内圆,最后穿过上螺杆孔后,与螺母啮合;引出线束穿过引线孔;螺杆与环形铁芯的中心重合。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沿引出式环形变压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下盖板与环形铁芯之间设置有下胶垫;上盖板与环形铁芯之间设置有上胶垫。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沿引出式环形变压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若干个线束固定管;线束固定管一一对应地套在引出线束外;下胶垫和上胶垫之间灌注环氧树脂。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沿引出式环形变压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温控开关;温控开关套在线圈上,且贴合环形铁芯的外圆壁。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沿引出式环形变压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壳体和若干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固定在壳体外壁上;下盖板固定在壳体内腔的底板上;引出线束的另一端紧贴壳体上方,与接线端子电气连接。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沿引出式环形变压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引出线束包括至少一个初级引出线束、至少一个次级引出线束和一根屏蔽引出线束;线圈包括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治电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治电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7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