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墙套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8229.X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0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从鹏;刘超;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H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墙 套管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穿墙套管,包括头部组件和导电杆以及密封罩设所述头部组件和所述导电杆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导电杆之间电连接,头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过渡罐和过渡板;过渡罐的上端部设置第一通孔,过渡罐的下端部贯通;过渡板设置第二通孔,导电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过渡罐和过渡板固定连接使得过渡罐内环绕导电杆形成容纳腔,该穿墙套管结构简单,省去了波纹管的结构,可以避免采用轴向动密封装置,大大提高了产品密封可靠性,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电绝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穿墙套管。
背景技术
直流输变电工程中,穿墙套管作为连接阀厅内外部的唯一电气元件,承载着整条线路的全电压和电流,其性能可靠性关系着整条线路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
目前,现有的穿墙套管的头部组件多为波纹管,导电杆与波纹管采取轴向密封连接,导电杆穿过波纹管直接与外部部件进行电连接,具体而言,导电杆的一端与穿墙套管的末端固定在一起,导电杆的另一端与波纹管固定在一起并伸出波纹管外与外部部件进行电连接,具备弹性的波纹管向导电杆提供张紧力从而保持导电杆的张紧,在导电杆受热伸长时,波纹管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使导电杆仍旧保持笔直的状态,不会发生应力弯曲,但是存在如下问题:穿墙套管的头部组件采用波纹管时,若采用轴向密封,由于长期热胀冷缩的摩擦作用,其动密封长期可靠性无法保证,产品容易漏气;若不采用轴向密封,则需要加装外部过渡罐,接线端子与导电杆之间需要采用软连接,通流能力受限;且波纹管本身价格较高,增加产品制造成本;导电杆与头部组件之间由于摩擦容易产生金属屑,导致内部放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墙套管,该穿墙套管结构简单,省去了波纹管的结构,可以避免采用轴向动密封装置,大大提高了产品密封可靠性,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穿墙套管,包括头部组件和导电杆以及密封罩设所述头部组件和所述导电杆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导电杆之间电连接,头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过渡罐和过渡板;过渡罐的上端部设置第一通孔,过渡罐的下端部贯通;过渡板设置第二通孔,导电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过渡罐和过渡板固定连接使得过渡罐内环绕导电杆形成容纳腔。该穿墙套管结构简单,过渡罐的设置省去了波纹管的结构,可以避免采用轴向动密封装置,大大提高了产品密封可靠性,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过渡罐内环绕导电杆的侧壁设置若干环形槽。环形槽充当微粒捕捉陷阱,吸附过渡罐内金属微粒,保证穿墙套管的头部电气性能稳定。
优选地,过渡罐的下端部沿过渡罐的外周延伸出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过渡板之间密封连接。第一连接部的设置便于将过渡罐与过渡板进行固定连接,密封连接可以保证过渡罐内不被潮气入侵,避免影响电气性能。
优选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或第二通孔的内壁设置非金属内衬。避免导电杆与过渡板、过渡罐之间摩擦产生金属屑,提高产品运行可靠性。
优选地,非金属内衬为聚四氟乙烯内衬。聚四氟乙烯内衬具备良好的绝缘和耐磨性能,最大程度保证非金属内衬在穿墙套管的运行过程中不被磨损且持续有效。
优选地,接线端子依次包括接线部、容置部和第二连接部,容置部用于容置导电杆的端部并与导电杆电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过渡罐的上端部密封连接。接线端子为穿墙套管的电连接组件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电连接。第二连接部的设置便于将接线端子与过渡罐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地,导电杆的端部设置弹簧触指,弹簧触指抵接容置部内壁,且容置部与导电杆的端部之间沿导电杆的轴向存在间隙。弹簧触指同时与接线端子和导电杆的端部紧密接触,使得接线端子与导电杆的端部之间具有稳定的电连接,可以保持头部组件等电位,以及解决头部发热问题。容置部与导电杆的端部之间沿导电杆的轴向存在间隙,可以吸收导电杆热胀冷缩的形变,避免导电杆因固定连接产生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82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翼型俯仰和沉浮振荡风洞试验装置
- 下一篇:脚扣防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