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胸外科手术用胰管内引流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9565.6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8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曹新东;陆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L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外科 手术 用胰管内 引流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手术引流支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手术用胰管内引流支架,包括猪尾巴管、丝线、负压瓶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壁设置有消毒腔和抽液腔,所述负压瓶的顶部外壁套接有积液管,所述积液管的一段粘接有积液连接头,所述积液连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有套头,所述套头的一侧外壁粘接有止血垫,且套头与猪尾巴管的一端通过套接连接,所述猪尾巴管的外壁一端开设有均匀排布的阶梯开孔,所述猪尾巴管的外壁位于阶梯开孔的两侧开设有横向柱槽,且阶梯开孔的深层内壁设置有档条,本发明可以防止因患者移动导致猪尾巴管晃动与胰管内壁贴合吸住的情况发生,保障猪尾巴管的高效引流效率、避免引流受阻,保障其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引流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胸外科手术用胰管内引流支架。
背景技术
胰外分泌部的导管,开口于十二指肠,是胰的主要排泄管,胰管位于胰实质内,接近胰的后面,从左向右纵贯实质全长,经过中收集胰小叶的多数小导管,所以,管径自左向右逐渐增加,胰管在胰头右侧离开胰斜穿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侧壁与胆总管合并,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胰管和胆总管也有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的,但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另外,有时在胰头的上部,可见一条胰腺小管,作弓状弯曲,多居胰管的上方,胆总管前面,此管起始部往往和胰管吻合,末端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副乳头,胰管引流术包括纵行胰管空肠吻合术和胰尾切除胰腺空肠吻合术,基于胰管内高压是疼痛原因的理论,对表现有胰管扩张的患者,当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胰管空肠吻合术,晚期的止痛效果可达到70%,胰管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胰管内高压引起的长期、反复的腹痛及腰背部疼痛;胰腺内、外分泌不足引起的血糖升高,脂肪泻,消瘦等症状;胰管结石或胰头部炎性肿块会引起胆道梗阻,临床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慢性胰腺炎合并炎性肿块,部分出现恶变目前,胰管引流手术是治疗慢性胰腺炎疼痛伴有胰管扩张的首选手术方法,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吸引引流技术已经成为肝胆胰腺外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治疗手段,吸引引流技术是利用气压将游离于体内某一部位的炎性渗液、脓液、血液或溢漏于消化道外、具有破坏组织作用的消化液等有效地引出体外的技术,其具有促进疾病治愈或预防并发症发生的优势。
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别人胰管内放置引流支架是一种可行性强的治疗方式,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但是现有的引流支架在使用时易发生引流受阻的情况,由于伸入体内的引流管伴随患者的晃动易与胰管的内壁贴合吸住,导致引流缓慢、受阻、甚至停滞,影响治疗效果,基于现有胰管治疗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亟需设计一种胸外科手术用胰管内引流装置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胸外科手术用胰管内引流支架,具备防止因患者移动导致猪尾巴管晃动与胰管内壁贴合吸住的情况发生,保障猪尾巴管的高效引流效率、避免引流受阻,保障其治疗效果等优点,解决了引流缓慢、受阻、甚至停滞,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9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