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铁管片混凝土的配方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9578.3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5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张鸿彬;文志勇;刘栋;卞周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绿缘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B28B21/14;B28B23/02;B28C5/00;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邹黎黎 |
地址: | 438000 湖北省黄冈市高新区管委会***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铁 管片 混凝土 配方 生产工艺 | ||
1.一种用于地铁管片混凝土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下:水155份、水泥382份、粉煤灰68份、黄砂645份、青石1196份、减水剂4.2份,其中,水泥为P042.5规格的水泥,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青石由青石一和青石二组成且青石一和青石二的比重为3:7,青石一为5-10mm级配的石灰石,青石二为10-25mm级配的石灰石,减水剂采用西卡减水剂。
2.一种用于地铁管片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钢筋进行加工,加工过程包括钢筋的调直和断料、钢筋的弯曲和弯弧以及钢筋的焊接;在对钢筋进行调直和断料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用行车将钢筋吊运至钢筋调直切断工位;
2)利用钢筋调直切断机对检查合格的盘条钢筋进行调直,对钢筋的局部曲折、弯曲可采用平直锤或人工锤击矫正;
3)断料前由两人配合,轻吊轻放,将钢筋放置在承料架上,承载量不大于3t;
4)断料时,要根据生产任务单及配料表进行断料操作;
5)每次切断前必须对机器刀片及刀口位置进行检查,每种型号、规格的钢筋须经检测无误后进行试断,试断合格后再进行批量下料;
6)切断后的钢筋必须规格整齐堆放在指定的钢筋堆放架上,并挂上能够显示其规格的标签,使其能够方便地被运输到下一道工序;
7)作业完成后,要松开调筒的调直块,返回原位置,同时预压弹簧也要到位;
8)每班生产完成后,必须切断电源,用钢刷清除切刀间的杂物,并对机器进行清洁、润滑等日常维护,方便下一班工作;
进行钢筋的弯曲和弯弧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取得已调直切断完成合格的钢筋,检查钢筋标识,确认其尺寸符合规定要求;
2)用行车将钢筋吊运至钢筋弯曲、弯弧工位;
3)钢筋弯曲时,按待加工钢筋的直径、弯曲半径装好芯轴、挡铁或可变挡架;
4)钢筋弯曲时应检查芯轴挡块、转盘有无损坏或裂纹,紧固牢靠防护罩,经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5)钢筋进入弯弧机时应匀速,保持平衡,弧形主筋加工时应防止平面翘曲,钢筋弯曲成型后不得出现裂纹、鳞落及撕裂现象,且成型尺寸正确;
6)弯弧、弯曲作业完成后,钢筋通过在运料小车,送至半成品堆放区,按照规格尺寸分类放在指定的钢筋堆放架上,并挂上能够显示其规格的标签,使其能够方便地被运输到下一道工序;
在对钢筋焊接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取得已弯曲、弯弧完成且检定合格的钢筋,检查钢筋标识,确认其尺寸符合规定要求;
2)根据焊接件选择合适的电流,避免焊机电流超过额定电流,造成烧伤现象;
3)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机焊接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试焊;
4)钢筋骨架的组装,焊接应在符合设计的靠模上进行;
5)采用CO2保护电焊方式施焊,焊接以保证焊接点牢固不伤主筋为标准,四周满焊,内部要求至少隔点电焊,不得漏焊、假焊,焊点表面不允许有气孔及夹渣;
6)焊接成型的钢筋骨架吊离胎模后,放在水平地面上,由质检员测其弧长、拱高、扭曲度、主副筋间距离等项目。经检验合格后,挂上标识牌,填定记录。以便不合格时追溯到焊接者等退回返修,直至合格为止;
7)用四点吊钩将钢筋骨架吊至指定区域堆放整齐备用,注意堆放层数不超过5层
步骤二:模具的组装、清理与调校;
步骤三:钢筋骨架入模及预埋件的安装,需要遵循如下步骤:
1)取得已焊接完成的合格的钢筋笼,确认其尺寸符合规定要求;取得保护层垫块、脱模剂等,确认其符合标准要求;
2)预埋滑槽定位后,用塑料螺母固定紧,保证钢筋笼入模后不位移。
3)钢筋骨架应放于钢模平面中间,其四个周边及底面须卡绑垫块,垫块厚度应符合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要求且与滑槽铆钉无碰撞;
4)保护层垫块根据不同部位分别选用齿轮形和支架形两种:其中支座形用于底部,对称设垫6只(封顶块底部对称设垫4只);老飞轮用于侧面,每块两侧设垫6只(封顶块设垫4只),端面时每块均设4只;
5)放好保护层垫块后由行吊配合专用吊具,用四点吊钩按操作规程将钢筋笼放入相对应的模具中;
6)操作时吊车司机与地面操作者应紧密配合,两端由操作者扶牢,以明确手势指挥,对准位置轻吊轻放,整个吊装过程必须平稳,避免钢筋笼与模具发生碰撞;
7)模具、钢筋笼、预埋件等均安装到位后,对模具尺寸进行复核,复核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步骤四:混凝土生产及浇筑;
步骤五:构件的养护、脱模与修补;
步骤六:成品验收与成品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绿缘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绿缘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95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