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膀胱循环持续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0385.X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3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顺;时振国;朱小娟;柯少波;邱虎;李彬;蔡高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膀胱 循环 持续 冲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膀胱循环持续冲洗装置。包括冲洗瓶,冲洗瓶连接有瓶盖,所述冲洗瓶内设置隔板;冲洗瓶被隔板分隔出上部流动室和下部冲洗区,下部冲洗区内设有软膜,软膜的上端与隔板连接,软膜的下端与冲洗瓶的底部连接,软膜将下部冲洗区分隔成过滤室和冲洗室;上部流动室内设置有环形壁,环形壁将上部流动室分隔成内腔和外腔,外腔与冲洗室连通;内腔上端与冲洗瓶瓶口连通,内腔下端通过过滤网与过滤室连通。本发明可快速对膀胱进行清洗,且可以减少冲洗液体的使用,节约资源,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不会使膀胱内压力有大的变化,还能提高推杆的耐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洗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膀胱循环持续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处理泌尿系统肿瘤出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经尿道膀胱碎石手术等手术时,需对膀胱内的血凝块、切碎的组织块和结石碎屑等进行冲洗。目前经常采用的冲洗器为ellik冲洗器。现有技术在进行膀胱冲洗时,需存在持续的冲洗液体保证水循环,不仅浪费大量的资源,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使用大量的冲洗液体,极易使患者水中毒,严重者危及生命;而且现有的ellik冲洗器大多为单通道,在冲洗过程中,冲洗物容易反流进入膀胱内,需反复进行冲吸,效率低下,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此外,随着ellik冲洗器的挤压规律,由于膀胱内压力升降变化大,极易引起膀胱内压力过高,从而牵扯手术创面引起出血,严重者则引起膀胱破裂,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创伤及痛苦。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膀胱循环持续冲洗装置,本装置不仅可以快速对膀胱内进行清理,而且可以大量减少冲洗液体的使用,节约资源,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不会使膀胱内压力有大的变化,还能提高推杆的耐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膀胱循环持续冲洗装置,包括冲洗瓶,冲洗瓶连接有瓶盖,所述冲洗瓶内设置有带圆孔的隔板,圆孔中设有过滤网;所述的冲洗瓶被隔板分隔出上部流动室和下部冲洗区,下部冲洗区内设有软膜,软膜的上端与隔板连接,软膜的下端与冲洗瓶的底部连接,所述的软膜将下部冲洗区分隔成过滤室和冲洗室;所述的上部流动室内设置有环形壁,环形壁将上部流动室分隔成内腔和外腔,外腔与冲洗室连通;内腔上端与冲洗瓶瓶口连通,内腔下端通过过滤网与过滤室连通,冲洗瓶侧壁上还设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二导管设置在第一导管内,第一导管通过外腔与冲洗室连通,第二导管与内腔连通;所述的软膜上设有通孔,通孔侧方设有用于控制通孔开合的活动挡板,活动挡板位于冲洗室中且与软膜相连接;所述活动挡板的尺寸大于通孔尺寸,所述的过滤室内设有推杆,推杆的一端设置在冲洗瓶外部,穿过冲洗瓶外壁,推杆的另一端与软膜相连接,推杆与冲洗瓶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的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环,密封环套设于推杆上且与冲洗瓶固定连接,密封环内部设置有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第一沟槽内设置有第一Y型密封圈,第二沟槽内设置有第二Y型密封圈,密封环和推杆之间设置有导向环,导向环套设于推杆上且位于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之间,第二Y型密封圈根部与第二沟槽之间设置有支撑环。
前述的一种膀胱循环持续冲洗装置中,所述瓶盖设置于冲洗瓶顶部,软膜垂直设置于冲洗瓶内部,活动挡板设置于通孔的上方。
前述的一种膀胱循环持续冲洗装置中,所述推杆与通孔相错开。
前述的一种膀胱循环持续冲洗装置中,所述推杆与软膜固定连接。
前述的一种膀胱循环持续冲洗装置中,所述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沿第二导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前述的一种膀胱循环持续冲洗装置中,所述的过滤室内设有推动方向朝向软膜的推杆。
前述的一种膀胱循环持续冲洗装置中,所述的通孔为2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0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