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达与电子海图信息融合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0725.9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柯涛;张恒;戴霄;顾兵;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86 | 分类号: | G01S13/86;G01S13/937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岑丹 |
地址: | 22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电子 海图 信息 融合 探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与电子海图信息融合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雷达对舰船周边的海洋环境探测信息;获取电子海图信息,并进行数据拟合以及地理信息标注;将电子海图地理信息与雷达航迹匹配;依据电子海图地理信息对雷达航迹进行修正,将同一目标的多个APAR信息进行合并。本发明提高了雷达对岛礁等海上大型地物建航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雷达与电子海图信息融合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是一种常用的探测传感器,在舰船上广泛使用。近年来,无人艇作为一种智能船舶开始广泛使用,雷达作为无人艇主要探测传感器,其检测结果直接影响无人艇航行安全。雷达在舰船上使用时,由于架高、舰船摇摆等因素,会造成雷达探测盲区,对大型岛礁、滩涂、海岸线等会出现不连续探测,雷达进行二次处理(建航),形成ARPA信息时,例如会对同一岛礁目标形成多个目标ARPA信息,自主航行系统会根据分裂的ARPA信息误判为航线上有多个目标,会采用在多目标间航行的避碰策略,造成撞船事故,严重影响航行安全,有必要结合电子海图的地理信息,修正雷达ARPA信息,提高航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与电子海图信息融合探测方法,能提高雷达对岛礁、海岸线等地物杂波建航质量。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雷达与电子海图信息融合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ARPA信息获取:获取雷达对舰船周边的海洋环境探测信息;
20)电子海图信息获取:获取电子海图信息,并进行数据拟合以及地理信息标注;
30)航迹相关:将电子海图地理信息与雷达航迹匹配;
40)融合滤波:依据电子海图地理信息对雷达航迹进行修正,将同一目标的多个APAR信息进行合并。
优选地,所述电子海图信息获取(20)步骤具体为:
21)数据拟合:在电子海图上对航线上的单个岛礁、连续的海岸线进行数据拟合,形成封闭的目标边缘拟合曲线;
22)位置数据提取:根据拟合后的目标坐标点位置数据,膨胀目标边缘为圆形,计算目标中心位置和目标大小半径。
优选地,在电子海图上对航线上的单个岛礁、连续的海岸线进行数据拟合,形成封闭的目标边缘拟合曲线的具体过程为:
计算每个数据点的边界响应,采用结构化森林边缘检测算法获取边缘图,采用非极大值抑制方法对原始的边缘信息进行稀疏化处理,得到目标边缘。
优选地,所述探测信息包括舰船、浮标、岛屿、海岸位置信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本发明在保持原有雷达检测方法之上,增加了雷达与电子海图信息融合探测处理模块,通过电子海图对海上已有的地理位置信息,再次对雷达APAR信息进行凝聚,即将同一目标的多个ARPA 信息进行合并,确保对目标的唯一性信息输出,避免同一目标不同APAR信息,造成避碰策略误判,造成撞船事故,提高了雷达对岛礁等海上大型地物建航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图1中电子海图信息获取的流程图。
图3为数据拟合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雷达与电子海图信息融合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ARPA信息获取:获取雷达对舰船周边目标的探测信息(ARPA),所述探测信息包括舰船、浮标、岛屿、海岸等的位置信息;
20)电子海图信息获取:获取电子海图已标注处理后的地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未经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0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识别认证的实现
- 下一篇:一种智能优选检测整装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