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引法无氧铜熔炼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0744.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7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德付;杨崇伟;沈万辉;王强;刘艳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震雄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B22D11/119;B22D43/00;B22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引法无氧铜 熔炼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金属铜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上引法无氧铜熔炼设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引法无氧铜熔炼设备,包括熔炼炉、保温炉、铜线导向装置、冷却循环装置、控制装置和绕线装置,保温炉上侧设有无氧铜结晶器,无氧铜结晶器的结晶管设置在保温炉内,结晶管上设有内管,内管的上侧设有牵引器,与牵引器连接的牵引电机固定设置在高端杆上,牵引器将内管结晶出的铜线从铜线出口导出,并经过导向装置上的第二辊轮导出,从第二辊轮导出的铜线穿过导向装置上的第一辊轮后按照要求的规格缠绕在绕线装置上的转轮上,结晶管上的石墨嘴通过盲孔将陶瓷材料制成的过滤砖固装。本发明能提高铜杆线的质量,有效减少废品率,减少拉丝的断线率。
技术领域
本属于金属熔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引法无氧铜熔炼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上引法无氧铜杆生产线生产中需在熔化炉及保温炉中添加覆盖木炭及石墨磷片来除氧作业,这样木炭及磷片等杂质极易随铜液进入结晶器,造成断线、空心等问题,影响无氧铜杆的品质;且电解板在熔化中也会带有一部分杂质熔入铜液中,产生断线现象,存在发生间接还原的反应程度较低的缺陷,同时存在还原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引法无氧铜熔炼设备,通过在结晶器加装过滤砖,将铜液中的金属氧化物夹渣和脱落的耐火材料通过三维多孔迷宫体结构或设置的锥形孔结构将其阻挡和吸附并进行精纯过滤,清除直径比它的通孔小的夹杂物粒子,起到对铜液的整流作用,使铜液絮流能平稳充型和线杆内部结构更加均匀,改善由于杂质和气泡过多造成的铜杆空心、断线的瓶颈,提高质量减少报废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引法无氧铜熔炼设备,包括彼此连接且进行传递控制信号的熔炼炉及炉料上料装置、保温炉及冷却管路、第一导向装置、冷却循环装置、控制装置、第二导向装置和绕线装置,所述熔炼炉和保温炉中间连接位置设有能让铜液流出的流出口,所述保温炉上侧设有无氧铜结晶器,所述无氧铜结晶器的结晶管设置在保温炉内,所述结晶管上设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上侧设有牵引器,所述牵引器连接的牵引电机固定设置在高端杆上,所述牵引器将内管结晶出的铜线从铜线出口导出,并经过第一导向装置上的第二辊轮导出,从第二辊轮导出的铜线穿过第二导向装置上的第一辊轮后按照要求缠绕在绕线装置上的转轮上,所述结晶管上的石墨嘴通过盲孔与由陶瓷材料制成的过滤砖固装在一起。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陶瓷材料为氧化锆微晶粉。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砖为多孔迷宫体结构,所述多孔迷宫体结构能将铜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阻挡和吸附进行精纯过滤。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砖上设有若干个锥形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砖内设有与盲孔连通的汇聚腔,所述汇聚腔与每个锥形孔的底部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锥形孔两两之间设有彼此连通的上通腔。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通腔设置在锥形孔中部以上位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通腔的下侧设有下通腔。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通腔设置在锥形孔中部以下位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通腔内设置有与其结构对应的碳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将铜液中的细小夹渣物吸附到过滤砖的内孔,使铜液絮流平稳充型。
2、本发明能去除和制约铜线或铜杆生产中出现的空心、断线的“瓶颈”现象。
3、本发明能提高铜杆线的质量,有效减少废品率,减少拉丝的断线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结晶管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震雄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包头震雄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07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