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直升机桨叶动平衡标定系统及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1919.0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3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成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领直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6 | 分类号: | G01M1/16;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直升机 桨叶 动平衡 标定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人直升机桨叶动平衡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直升机桨叶机构、激光测距仪及地面控制站;所述无人直升机桨叶机构包括旋翼轴、桨叶、变距拉杆和动环,所述旋翼轴由发动机驱动旋转;所述桨叶设置于所述旋翼轴上随旋翼轴同步旋转;所述动环套设于所述旋翼轴上并可随旋翼轴同步转动;所述变距拉杆连接桨叶和动环;所述桨叶和变距拉杆个数一一对应;所述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桨叶在旋转过程中经过某一固定方位时的竖直方向高度;所述地面控制站与所述激光测距仪之间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地面控制站通过激光测距仪测试得到的数据计算桨叶的动平衡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直升机桨叶动平衡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包括A桨和B桨;所述变距拉杆包括A拉杆和B拉杆,所述A拉杆连接于A桨与动环之间,所述B拉杆连接于B桨与动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直升机桨叶动平衡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桨和B桨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旋翼轴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直升机桨叶动平衡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朝向激光测距仪一面设置有用于反射激光的反光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直升机桨叶动平衡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的末端与反光条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cm-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直升机桨叶动平衡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拉杆两端通过带柄轴承分别与桨叶和动环连接以传递铰链力矩。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无人直升机桨叶动平衡标定系统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无人直升机桨叶机构安装后放置在地面;
S2.在桨叶朝向激光测距仪一面贴反光条;
S3.在地面布置激光测距仪并调整位置,使桨叶在旋转过程中到达某一固定方位时激光测距仪发出的光束照射在反光条上;
S4.在地面控制站中通过软件标识桨叶在经过激光测距仪测量竖直高度时的采集数据及顺序;
S5.启动无人直升机桨叶机构,将发动机转速调整至5000rpm-7000rpm,激光测距仪开始测距,数据通过CAN总线下载至地面控制站,持续采集数据10s-40s后结束采集,发动机降转速熄火;
S6.在地面控制站中,将采集数据与数据库对应转速阶段数据比对;若数据在合格区间,则无需调整变距拉杆的长度;若数据不合格,则通过查表的方式,查看当前数值对应的变距拉杆映射调整量,调整变距拉杆长度;
S7.待变距拉杆每完成一次长度调整,需重复步骤S5、S6,直至数据合格,完成无人直升机桨叶动平衡的标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领直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领直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19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术机器人手术器械定位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用稻草绳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