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稻草绳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1946.8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1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千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37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5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草 野生 树种 铁皮 石斛 方法 | ||
1.一种用稻草绳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场地选择:选择气温>-3℃,湿度>75%,无霜带,林间郁闭度0.5~0.7的林地;林地的树体胸径>10cm的常绿阔叶树作为铁皮石斛的栽培载体;
S2.种苗移栽:
种苗要求为组培苗出瓶移栽后,经过1年以上的苗床驯化,使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便移栽到树体上进行仿野生栽培;种苗移栽前的1~3天,叶面喷施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进行病害防护;
移栽位置为在距离树木基部50cm以上,开始种植,种植时选择光线充足的枝干部位,按8~15cm的株距螺旋环绕树干种植;移栽时,要求每丛5~8苗,最小茎粗>0.1cm;单丛中有3苗以上株高>5cm,且茎秆着生叶片≥4片;
移栽方法为在铁皮石斛起苗后,清除根系上的大部分基质,并使根系自然伸展,贴附在树干上,然后用稻草绳将其捆绑固定;捆绑时,稻草绳绑于苗的根部和根茎基部往上1.5~2.5cm处,使植株基部外露,以便新根生长、新芽萌发;
S3.种植管理:定期浇水,移栽后的30天内保持铁皮石斛苗根部湿润;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判断光照的强弱,适当增加遮阳设施或修剪树枝,改良光照环境;施肥主要是在春芽、秋芽萌发和鲜条采收后喷施叶面肥;
S4.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平时需及时拔除栽培区内杂草,清除杂物,清理病残体,保持栽培区域环境清洁;生产过程中避免交叉感染;发现病虫害,则立即采取药剂喷施措施;
S5.采收:栽种1.5年后,即可用采收老熟的鲜条;栽种3年后进入丰产盛期,每年均可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稻草绳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栽培区建造储水沤肥池,并根据栽培区树木的布局,安装固定、半固定或移动的喷淋灌溉系统,以方便日常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稻草绳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移栽时间为广东省境内全年均可栽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稻草绳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时间为3—5月或9—11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稻草绳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单株树木林下种植铁皮石斛的数量为100~200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稻草绳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固定种苗时先用直径2mm的稻草绳缠绕树干一周,将种苗植入绳子的内侧,在种苗的根部用苔藓和无纺布作为基质覆盖,再缠绕1圈粗麻绳绑牢,以此固定铁皮石斛的须根于所植附主树的树干或树枝上,其新根长出后会紧密的沿着树体攀沿生长;在树上栽植时,应自上而下进行,行间距为20cm,丛间距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稻草绳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移栽后的30天内,林间小环境空气湿度80%~90%;30天之后,保持空气湿度>75%即可;在干旱时节或苗根系干燥时,应及时喷水:夏秋季喷水在上午9时或下午17时进行;冬春季喷水在下午17时前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稻草绳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施肥是在上午8—9时或下午16—17时喷施,每10~15天喷施1次;春季为促进植株新芽生长,喷施含氮比例较高的叶面肥;秋季为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喷施磷、钾比例较高的叶面肥;冬季和植株采收前两个月应停止施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稻草绳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鲜条的采收时间,是在每年冬季至春季新芽萌发前采收;采收时,选择茎条饱满封顶且茎秆基部有3节以上叶鞘变白的老熟鲜条,用锋利的剪刀,在茎基部2~4茎节处剪切下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稻草绳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结合采收,同时将单丛植株部分老茎、短茎和生长过密的鲜条剪除,调节其通风透光程度,促使铁皮石斛健壮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19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