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发酵物改性制备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1967.X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莉;隋广超;郝静;钱程;杨洪一;崔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24/10;A01G24/30;C08L67/04;C08L67/02;C08K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发酵 改性 制备 生物 降解 育秧 方法 | ||
1.一种秸秆发酵物改性制备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钵盂育秧盘是由盐单胞菌Halomonas ZY-1利用秸秆发酵物合成的PHA为主要原料,添加β-磷酸三钙、PBAT或PLA制备而成,其步骤如下:
步骤1:将0.2-0.6mm秸秆粉,经碱液处理后烘干至恒重,以碱处理秸秆物为唯一碳源配制MS培养基;
步骤2: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配置以秸秆为唯一碳源的MS培养基,在开放、不灭菌的SBR反应器内接种盐单胞菌Halomonas sp.ZY-1,控制发酵条件连续培养Halomonas sp.ZY-1约4-6d,离心收集菌体细胞;
步骤3:菌体细胞用氯仿-次氯酸钠法破壁,提取胞内聚酯类物质(PHA);
步骤4:向PHA中添加β-磷酸三钙、PBAT或PLA后制成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材料;
步骤5: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材料,经双螺杆挤出机制成颗粒状,压制成不同规格的生物可降解钵盂秧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其特征在于,采用盐单胞菌,Genebank登录号为MH428215,其特征在于,盐单胞菌Halomonas sp.菌株名为ZY-1,于2018年11月22日保存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GMCC),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7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发酵物制备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75-140g粉碎的秸秆置于1L的1-2mol/L NaOH溶液中,常温浸泡或在高压锅内120℃处理2-3h,以1L秸秆碱处理物为唯一碳源配置10L MS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发酵物制备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种5%的Halomonas sp.ZY-1种子液于以碱处理秸秆为唯一碳源的MS培养基的SBR反应器中,SBR的搅拌器转速为200-240r/min,25-30℃,溶解氧大于2mg/L,每周期12h包括:11h爆气,50min静置,5min上水,5min排水,每天重复2周期,连续培养4-6d收集菌体,用氯仿次氯酸钠法提取细胞,获得胞内的PH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发酵物改性制备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BR内秸秆经Halomonas sp.ZY-1发酵合成PHA后,添加同样生物可降解的PBAT或PLA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发酵物改性制备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秆发酵物产生的聚合物,以β-磷酸三钙作为塑料助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发酵物改性制备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Halomonas ZY-1发酵碱处理秸秆粉合成的PHA、塑料助剂β-磷酸三钙,添加PBAT、PLA混合占比分别为原料总质量73-85%、7-10%、8-10%,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发酵物改性制备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生物可降解的钵育秧盘轻巧便捷、生物降解缓慢,便于储存运输等优点,长期储存需干燥、低温、避光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发酵物改性制备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在适宜种子发芽和育秧的环境条件下210d分解87.57%,随着温度、光照、湿度、微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生物可降解钵育秧盘的降解时间会随之缩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19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限空间内除尘罩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以防止导航仪剧烈抖动的固定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