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磷预膜剂组合物和循环水预膜处理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2024.9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7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州;郦和生;秦会敏;楼琼慧;王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F11/08 | 分类号: | C23F11/08;C23F11/14;C23F11/12;C23F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磷预膜剂 组合 循环 水预膜 处理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循环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磷预膜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中含有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其中,组分A为碳酸钙,组分B为羧酸聚合物,组分C为含氮缓蚀剂。本发明提供的预膜剂组合物具有预膜时间短、效果佳,并且无需进行排污置换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磷预膜剂组合物和循环水预膜处理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循环水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循环水设备进行预膜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现有的常用预膜处理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专用配方预膜剂,另一种是采用大剂量(约正常投加量2-4倍)的缓蚀阻垢剂。通常采用的专用配方预膜剂中往往含有聚磷酸或有机膦,并且由于专用配方预膜剂与正常运转时使用的缓蚀阻垢剂成分差异大,常规预膜处理中一般还需要对循环水设备进行排污置换,因此,现有预膜处理过程往往会排放大量含磷废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尝试使用新型无磷配方预膜剂进行预膜处理,例如,CN109402622A公开了一种由氯化钙、聚丙烯酸钠、七水硫酸锌、葡萄糖酸钠组成的无磷预膜剂。但是,该预膜剂中虽然不含磷,却仍存在投加量大,预膜时间长,且预膜效果有待提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含磷预膜剂造成环境污染,而现有无磷预膜剂带来的预膜效果欠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无磷预膜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配方中不含磷,投加量较小,预膜时间短,预膜效果佳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磷预膜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中含有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其中,组分A为CaCO3,组分B为羧酸聚合物,组分C为含氮缓蚀剂。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循环水预膜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预膜剂加入循环水中,进行循环预膜,所述预膜剂中包含如上所述的无磷预膜剂组合物。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上述无磷预膜剂组合物和循环水预膜处理的方法在循环水处理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无磷预膜剂组合物配方中不含磷,避免了由预膜剂带来的环境问题;
(2)本发明提供的预膜剂组合物使用后无需进行排污置换,减少了预膜处理时的水耗;
(3)本发明提供的预膜剂组合物能够快速成膜,并且成膜效果好,适用于循环水系统初始腐蚀的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解释和说明,应当能够理解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内容,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巧妙地发现,碳酸钙、聚羧酸和含氮缓蚀剂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其中,碳酸钙可快速沉积于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聚羧酸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使得含碳酸钙的胶状分散体相对稳定;含氮缓蚀剂则能吸附于微孔处,弥补碳酸钙保护膜的不足。上述三者的共同作用,能够阻止腐蚀介质向内渗透,有效降低金属腐蚀速率。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磷预膜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中含有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其中,组分A为碳酸钙,组分B为羧酸聚合物,组分C为含氮缓蚀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2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