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液冷综合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2091.0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8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平;张洋;罗平根;刘道锦;朱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33/10 | 分类号: | B64D3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综合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电气环控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液冷综合控制系统,包括:冷板、储液箱、液体冷却散热器、温控活门、增压泵;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冷控制盒;冷板的出口与储液箱的入口、储液箱的出口与增压泵的入口、增压泵的出口温控活门的入口之间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温控活门的出口分别与液体冷却散热器的入口、冷板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液体冷却散热器的出口与冷板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解决传统液冷控制构型对载冷剂温度控制的不准确性,延迟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电气环控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液冷综合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液冷系统工作原理为:储液箱中的载冷剂经增压泵加压,通过温控活门后,一路流入液体冷却散热器与强迫对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却,另一路不流过液体冷却散热器,两路载冷剂在液体冷却散热器出口后混合,进入冷板,与冷板进行热交换后温度升高,再经流量传感器后,进入储液箱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传统液冷系统通过采集两路载冷剂在液体冷却散热器出口后混合的温度作为信号反馈,给温控活门进行开度的控制。
当外界的环境空气温度、直升机的飞行高度变化导致散热器冷边流阻发生改变时,由液体冷却散热器带到环境空气中热量是动态变化的,导致液冷管路中载冷剂的温度变化剧烈,温控活门的开度频繁控制。
冷板的发热情况与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相关,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冷板的发热功率也在不断变化,进一步对载冷剂温度的控制增加难度。
液冷系统在低流量,长导管的构型中整个液冷系统的系统响应时间较短,导致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温控活门的控制具有一定的迟滞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升机液冷综合控制系统,解决传统液冷控制构型对载冷剂温度控制的不准确性,延迟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直升机液冷综合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冷板、储液箱、液体冷却散热器、温控活门、增压泵;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冷控制盒;
冷板的出口与储液箱的入口、储液箱的出口与增压泵的入口、增压泵的出口温控活门的入口之间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温控活门的出口分别与液体冷却散热器的入口、冷板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液体冷却散热器的出口与冷板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
温控活门的出口、液体冷却散热器的出口、冷板的入口之间为两入一出的三通管;
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冷板和储液箱之间;
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冷板和三通管的出口之间;
第三温度传感器,位于储液箱内;
第四温度传感器,位于液体冷却散热器和三通管之间;
第五温度传感器,位于液体冷却散热器和温控活门之间;
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冷板和储液箱之间;
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增压泵和温控活门之间;
第三压力传感器,位于冷板和三通管的出口之间;
流量传感器,位于冷板和储液箱之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
(1)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冷板后载冷剂的温度值;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进入冷板载冷剂的温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20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