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2219.3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9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郑世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世成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60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郭童瑜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机体,所述除尘机体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水腔、除尘腔和下水腔,除尘腔的上下两端竖直对应设有上风管和下风管,上风管的上端与上风机连接,下风管的下端与下风机连接,上风管和下风管之间周向分布跨设安装有多根弧形布水管,弧形布水管的内侧安装有多个喷水头,多根弧形布水管之间的中部还安装固定有中网隔板,弧形布水管的外侧中部还连通设有输水支管,输水支管的另一端与上水腔底部连通,下水腔还通过输水管与上水腔连通,输水管上还安装有水泵。本发明结构新颖,除尘效果好、效率高,且节能环保,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影响周围环境,且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结构新颖,除尘效果好、效率高,且节能环保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机体,所述除尘机体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水腔、除尘腔和下水腔,所述除尘腔的上下两端竖直对应设有上风管和下风管,上风管的上端与上风机连接,下风管的下端与下风机连接,所述上风管和下风管之间周向分布跨设安装有多根弧形布水管,弧形布水管的内侧安装有多个喷水头,多根弧形布水管之间的中部还安装固定有中网隔板,所述弧形布水管的外侧中部还连通设有输水支管,输水支管的另一端与上水腔底部连通,所述下水腔还通过输水管与上水腔连通,输水管上还安装有水泵;所述除尘机体的侧壁上设有与除尘腔上部连通的排风孔,除尘腔的上部还安装有滤尘网筒,所述除尘腔还通过通孔与下水腔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风机和下风机分别固定于除尘机体的顶部和底部,上风机的出风口与上风管上端连通,下风机的出风口与下风管下端连通,上风管从上水腔穿过,下风管从下水腔穿过,且所述上风管和下风管均与除尘机体密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风管的下端和下风管的上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布水管为中部向外侧弧形突出结构,中网隔板水平设置,中网隔板的上下表面还分别配合设有一层吸水棉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水管靠近上水腔的一端还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通孔于除尘腔和下水腔之间的外侧均匀开设有多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水腔内还安装有过滤板,过滤板为中部向上倾斜的锥形结构,过滤板的中部与下风管连接固定,过滤板的外圈上侧于除尘机体侧壁上还设有清污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水腔内还水平设有一个环形压板,除尘机体的顶部周向分布安装有多个第一伸缩缸,第一伸缩缸的伸缩芯轴下端与环形压板连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尘网筒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滤尘网筒的上端固定于除尘腔的顶部,滤尘网筒的下端固定于除尘腔的侧面腔壁上,且所述排风孔与滤尘网筒外侧的除尘腔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机体的底部外圈还安装有多个第二伸缩缸,第二伸缩缸的下端安装有带刹车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世成,未经郑世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22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