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摩擦磁力密封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2514.9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宇航;董顺;曹崇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鹏程真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摩擦 磁力 密封 测试 装置 方法 | ||
一种高速摩擦磁力密封测试装置测试方法,涉及一种装置测试方法,本发明测试装置由腔体底座将圆筒腔体和电阻轴固定在底架上方,通过电阻轴转动带动齿轮轴和被测试的磁力密封件高速转动,速度可调,同时由不锈钢进气管连接气瓶来维持圆筒腔体内的气压稳定,由不锈钢进油管连接油箱和圆筒腔体,油箱中的油通过计量泵泵入滴落于磁力密封件上,多余的油经过换热器冷却流回油箱,测试漏出的油进入油杯。本发明适用于进行测试各种密封件的密封性,所配备电阻轴扭矩大,加速度大,提速快,低速时扭矩大,高速时转速高。其效率高、故障率低、对不同测试件的适应性好、驱动机构运行稳定、安全性更高。配备的照明窗口和摄录窗口对于测试和研究能够起到极佳的辅助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装置测试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摩擦磁力密封测试装置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科技水平不断高速发展,科研需求日益增多,面临的问题与考验也随之增加,虽然密封测试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但现有摩擦密封测试装置不能满足如今的要求。传统的摩擦密封测试装置都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设备,对测试密封件的要求严格单一,也在使用体验上存在一些不够合理、不够方便的问题,尤其是传统摩擦测试装置所配备的电阻轴扭矩不够大且转速低,容易在测试开始时出现抱死现象,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只能通过小型观察窗进行观察,无法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实验进程,拉低了实验效率。其结构复杂,运行不够平稳、使用体验欠佳、成本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摩擦磁力密封测试装置测试方法,本发明根据被测试磁力密封件不同,用以连接的齿轮轴与圆筒腔体的腔门盖可以灵活更换至对应配套的部件来进行测试,适用于进行测试各种密封件的密封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速摩擦磁力密封测试装置测试方法,所述装置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启动电源,并从照明窗口向内照明,油箱搅拌器以60r/min转速开始运转,电阻轴带动齿轮轴与磁力密封件开始加速转动;当电阻轴转速达到6000m/s时,测试开始,摄录窗口所接摄录设备开始记录工作,计量泵通过不锈钢管由油箱向测试件部位泵出经加热管加热至需求温度的滑油,气瓶通过不锈钢管连接圆筒腔体保持其气压稳定为1.013X10^5pa;测试过程中,电阻轴持续加速转动,期间转速最高可达30000m/s,剩余滑油从圆筒腔体中流出,经过换热器冷却至正常温度后流入油箱中,完成循环,磁力密封件漏出的油则漏出至透明油杯中;测试结束后,计量油杯中所漏油量多少,当漏油量不超过1%时说明所测试磁力密封件达到了国家密封标准,符合要求水平,反之则不达标。
所述的一种高速摩擦磁力密封测试装置测试方法,所述电阻轴带动齿轮轴和磁力密封件高速转动的速度可调,转速最高为30000m/s。
所述的一种高速摩擦磁力密封测试装置测试方法,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包括圆筒腔体、腔体底座、换热器、电动搅拌器、气瓶、油箱、计量泵、加热管、摄录窗口、照明窗口、底架、油杯、锥形管、电阻轴、齿轮轴、磁力密封件、进气管、进油管;高速摩擦密封测试设备是由腔体底座将圆筒腔体和电阻轴固定在底架上方,通过电阻轴转动带动齿轮轴和被测试的磁力密封件高速转动,速度可调,同时由不锈钢进气管连接气瓶来维持圆筒腔体内的气压稳定,由不锈钢进油管连接油箱和圆筒腔体,油箱中的油通过计量泵泵入滴落于磁力密封件上,多余的油经过换热器冷却流回油箱,测试漏出的油进入油杯;油箱内油通过电动搅拌器带动搅拌,由加热管进行加热;油箱置于圆筒腔体下方、底架上,计量泵安装于油箱侧面并连接进油管,气瓶放置在油箱另一侧面,电动搅拌器安装于油箱上方,换热器通过锥形管连接于圆筒腔体下方、油箱上方,齿轮轴作为连接结构连接电阻轴和磁力密封件并置于其二者中间。
所述的一种高速摩擦磁力密封测试装置测试方法,所述连接轴的齿轮轴与部分其他部件均可随磁力密封件的更换而定制更换,使得高速摩擦密封测试设备适用于各种密封件的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鹏程真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鹏程真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25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