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SO-K算法的LDoS攻击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2723.3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1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汤澹;王思苑;刘宇;张冬朔;解子朝;郑思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43/08;G06K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so 算法 ldos 攻击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PSO-K算法的LDoS攻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PSO-K表示粒子群优化和K均值聚类,PSO-K算法的处理过程包括:1)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K个聚类中心增加扰动;2)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从K个聚类中心出发对需要聚类的数据进行聚类获得K个簇;3)对聚类后的簇进行分析,所述LDoS攻击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采样数据:设置时间窗口,在窗口内以固定取样时间获取路由器上的TCP流量以及UDP流量,形成TCP样本原始值序列和UDP样本原始值序列;
步骤2、处理数据:在窗口内划分时间片,计算每个时间片的样本原始值序列方差,得到窗口内的TCP样本统计值序列和UDP样本统计值序列;
步骤3、聚类分析数据:基于PSO-K算法,对窗口内的两组样本统计值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并计算各簇内所有点的平均值,得到各TCP簇和UDP簇的均值方差,所述PSO-K算法的具体处理步骤为:
步骤3.1、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分别对TCP样本统计值和UDP样本统计值的K个聚类中心增加扰动,增强其跳出局部最优解和寻找最优聚类的能力,所述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具体处理过程为:1)设置粒子群的粒子总个数为N,初始化每一个粒子i的速度vi、位置xi、个体极值pbestsi以及全局极值gbestsi,i∈{1,2,…,N},设置粒子速度和位置迭代更新的总轮数为Gk;2)在每一轮更新迭代中,计算每一个粒子i的新vi、xi、pbestsi、gbestsi值,根据N个粒子各自的新位置xi将所有粒子拆分为K个类,计算每一个类的中心获得共K个中心,即为当前迭代轮数下的K个聚类中心,计算当前迭代轮数下的K个类中所有粒子到其对应的中心的欧式距离之和;3)在Gk轮迭代完成之后,最小的欧式距离之和对应的迭代轮数下的K个聚类中心即为增加扰动后的聚类中心;
步骤3.2、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分别从TCP样本统计值和UDP样本统计值的K个聚类中心出发对该窗口内对应的样本统计值进行聚类分析,每一个聚类中心对应一个簇,一个簇中包含的元素对象为数个样本统计值,根据步骤3.1获得的增加扰动后的K个聚类中心,所述K均值聚类算法的具体处理过程为:1)针对步骤2获得的TCP样本统计值序列,分别计算每一个TCP样本统计值到这K个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选择其中最短的欧式距离对应的聚类中心,将此TCP样本统计值划分到此聚类中心对应的簇中,将所有TCP样本统计值划分完成后形成共K个TCP簇,每一个TCP簇都由计算机生成一个聚类标签,第k个簇的聚类标签为k,k∈{1,2,…,N};2)针对步骤2获得的UDP样本统计值序列,分别计算每一个UDP样本统计值到这K个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选择其中最短的欧式距离对应的聚类中心,将此UDP样本统计值划分到此聚类中心对应的簇中,将所有UDP样本统计值划分完成后形成共K个UDP簇,每一个UDP簇都由计算机生成一个聚类标签,第k个簇的聚类标签为k,k∈{1,2,…,N};
步骤3.3、对于聚类后每个TCP簇和UDP簇,计算簇内所有点的均值,得到各TCP簇和UDP簇的均值方差;
步骤4、判定检测:根据预先计算获得的TCP均值方差阈值以及UDP均值方差阈值,对该窗口内各簇的均值方差进行判定检测,若TCP簇和UDP簇的均值方差均大于其对应的阈值,且二者拥有相同的聚类标签,则判定该窗口内的网络中发生LDoS攻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27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