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端环境下固体绝缘材料老化实验装置与取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2996.8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丛浩熹;胡雪锋;邵辉明;尉浩博;李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1/04;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端 环境 固体 绝缘材料 老化 实验 装置 取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端环境下固体绝缘材料老化实验装置与取样方法,包括真空箱、液氮片、加热装置、辐射装置、样品台、电磁铁和取样装置等部分。真空箱是极端环境下固体绝缘材料老化实验装置的箱体,整个箱体处于超真空、高温差、超低温、强辐射的环境下。利用真空泵抽掉箱体内的空气实现超真空环境,采用液氮片实现超低温环境,红外加热灯定向照射使材料两侧实现超温差,高能射线发射器实现超辐射环境。取样时通过电磁铁控制器给电磁铁断电,取得某个时段的样品。本发明利用了现有技术创造了极端环境,使得固体绝缘材料在更加恶劣的环境下实现老化取样实验,顺应了固体绝缘材料耐热、抗强辐射、耐高温差的发展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端环境下固体绝缘材料老化实验装置与取样方法,属于固体绝缘材料老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间太阳能电站是指在太空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无线能量传输方式传输到地面,或是直接将太阳光反射到地面、在地面进行发电的系统。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都在开展研究。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提议,未来25年,日本计划建造太空太阳能电站,该机构详细描述了这一计划,从太空太阳能电站创建一个年发电量10亿瓦的商业系统,这相当于一座核电站每年发电量。我国航天五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团队已开展太阳能电站具体研究工作,目前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所采用的电池阵电压等级为500V,主母线高压电缆电压等级为5kV。太空中由于没有空气对流传热,电缆向阳的一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温度可达100多摄氏度,而背阳的一面由于处于太空中低至零下100多摄氏度,这便形成了极高的温度梯度,高温度梯度势必会加剧固体绝缘材料的老化。同时在太空中存在着大量的高能放射离子,这些粒子在高速运动中不断轰击绝缘材料表面,也会造成绝缘材料的老化。绝缘材料老化可能导致沿面放电现象,严重威胁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可靠运行。因此有必要针对固体绝缘材料在超真空、高温差、超低温、强辐射的环境下的老化开展研究工作,搭建实验平台,模拟其老化过程。
目前,对于固体绝缘材料老化问题上主要是针对在正常环境下发生的老化,也有学者开展了对于改性材料和电子辐射下的研究,有部分涉及到真空环境,但是对于高温度梯度下并无发现相关研究。对于展开对固体绝缘材料在超真空、高温差、超低温、强辐射的极端环境下老化的研究十分有建设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极端环境下固体绝缘材料老化实验装置与取样方法,该实验装置可以同时实现超真空、高温差、超低温、强辐射的极端环境中模拟固体绝缘材料老化过程,并且可以在不破坏密封条件下实现取样,实验条件更贴近太空中实际的运行环境,具有密封、坚固和方便操作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极端环境下固体绝缘材料老化实验装置与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箱、液氮片、加热装置、辐射装置、样品台、电磁铁和取样装置等部分组成。真空箱是极端环境下固体绝缘材料老化实验装置的箱体,采用不锈钢制作,外接真空泵抽掉箱体内的空气实现超真空环境;液氮片内充满液氮,用于制造低温环境;加热装置由红外加热灯和红外测温仪组成,红外加热灯设置六组,在箱体顶端定向照射样品,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测箱体内温度;辐射装置采用高能射线发射器,同样设置六组,与红外加热灯并排,定向照射样品,实现超辐射环境;样品台采用六边形结构分为六组,每组采用三角形板搭载样品,三角形板顶部嵌有不锈钢板,并与电磁铁相吸附;样品设置六组,放置于样品台上,形状为10cm左右的立方体;电磁铁分为六组,均与真空箱体内中间支柱相连,老化时电磁铁通电,吸住三角形板顶端金属,使得样品能够在样品台上放置进行老化,取样时电磁铁断电,在重力的而作用下三角形板打开,样品掉落至真空箱底部取样瓶;取样装置由真空室和取样瓶组成,真空室上端接真空箱底部,两者之间接一个薄型阀门,下端接取样瓶,真空室与取样瓶之间通过加有密封圈的螺纹连接,真空室外接真空泵,始终保持真空箱内的超真空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2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用喷头防缺料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旧锂电池热解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