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极板浇铸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3452.3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9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才益;袁建芳;肖小军;徐克雄;马杨军;姚继强;黄堃;欧阳代衡;叶青萍;张宜沪;刘志刚;黄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凯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5/04 | 分类号: | B22D25/04;B22D27/04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极板 浇铸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极板浇铸系统,涉及浇铸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浇铸圆盘和用于提供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统;浇铸圆盘包括若干个钢模以及与钢模配套的托盘;钢模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上形成有用于浇铸铜阳极板的模具型腔,模具本体内部还具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位于模具型腔下方且与模具型腔不连通,模具本体上还具有与水流通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托盘包括用于承托钢模的托盘本体,托盘本体上形成有用于储存冷却介质的凹槽,钢模的下端位于凹槽内,托盘本体的底部具有与凹槽连通的第一进水管;冷却系统与进水口和第一进水管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提高浇铸系统的散热效果,有利于缩短铜水的凝固时间,且浇铸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浇铸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阳极板浇铸系统。
背景技术
在铜火法冶炼工艺中,铜阳极板铸模是非常重要的浇铸工艺装备,它直接关系着阳极铜的质量及浇铸成本。现在国内外铜阳极板铸模主要用铸铁模、铸钢模及铜模三种材质。现在国内外铜阳极板铸模主要用铸铁模、铸钢模及铜模三种材质。(1)铸铁模导热性、抗激冷激热性低,在高温铜水浇铸后再进入强制冷却后很容易开裂甚至整体断裂,使用寿命短且安全性差,并且耐腐蚀性差,浇铸温度过高时,铸铁模中的Fe3C将与铜液中残余的Cu2O作用,使铸壁产生蚀斑,放出的CO还将增加阳极铜的气孔率,虽然铸铁模造价不高但其使用成本较高,目前正逐渐退出市场;(2)铸钢模有较好的抗激冷激热性,不易变形,热稳定性好于铜模,所浇铸的阳极板物理外观规整,悬垂度好。但导热性较铜模差,在浇铸过程中易出现降温不够而出现铸模型腔的浇铸冲刷区烧损和龟裂;(3)铜模导热性好,浇铸过程中不与铜液作用,使用厂家可以用母模自行铸造,制造简便,废模具还可及时回炉重熔等优点,在不考虑资金占用的情况下大型铜冶炼企业较多用自铸铜模生产铜阳极板;但铜模在使用时其浇铸冲刷区很容易与高温铜水粘连而出现粘模,故在使用时需要用大量的脱模剂喷涂于铜模型腔表面,以阻止浇铸粘模。脱模剂作为化工原料的其价格近些年一涨再涨,导致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而且脱模剂附着在阳极板表面易对电解及后序工艺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终端产品的质量及成本,并且脱模剂喷涂不均匀或配比不佳还会造成黏膜,形成废板。同时铜模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变形和开裂,导致阳极板板面厚薄不均以及背筋增多的不良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了阳极板的品质,增加下道工序电解生产品质及成本控制难度。
随着钢模的综合性价比优势不断被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改为采用钢模浇铸阳极板,但铸钢模的导热性较铜模差,因此如何提高铸钢模的导热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阳极板浇铸系统。
一种阳极板浇铸系统,包括浇铸圆盘和用于提供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统;
所述浇铸圆盘包括若干个钢模以及与钢模配套的托盘;所述钢模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形成有用于浇铸铜阳极板的模具型腔,所述模具本体内部还具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位于所述模具型腔下方且与模具型腔不连通,所述模具本体上还具有与所述水流通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托盘包括用于承托钢模的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上形成有用于储存冷却介质的凹槽,所述钢模的下端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托盘本体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第一进水管;
所述冷却系统与所述进水口和第一进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底部还设置有开口朝上且与所述进水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与所述进水口连通且,所述托盘本体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喷头连通的第二进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主流管、分流管、三通接头以及分流器,主流管的进水端连通冷却介质,出水端通过一旋转接头与三通接头连通,三通接头的出水端连接分流管,分流管的出水端连接分配器,分配器的出水端连接有支管,支管的出水端分别与托盘上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凯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凯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3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饭煲
- 下一篇:一种金属材料表面超声波强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