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0MnSi热轧盘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4393.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7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邓通武;柯晓涛;唐伟;张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45/02;B21B37/7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张小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0 mnsi 热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30MnSi热轧盘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30MnSi热轧盘条具有强度波动小、塑性好、组织性能均匀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30MnSi钢坯加热,轧制,吐丝,得盘条;b、将吐丝后的盘条采用斯太尔摩风冷控制冷却,集卷,打包即得;所述斯太尔摩风冷采用风冷辊道延迟缓冷方式,控制风冷辊道速度≤0.34m/s。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30MnSi热轧盘条的抗拉强度为680~700MPa,极差≤20MPa,同一圈抗拉强度差异≤10MPa,断后伸长率≥25%,断面收缩率≥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30MnSi热轧盘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0MnSi热轧盘条是用于制作预应力混凝土钢棒最为常用的产品之一,盘条经过拉拔、刻痕、热处理等工序之后,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低松弛性、焊接性,以及与混凝土握裹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民用建筑、港口、水利等大型工程之中。
由于30MnSi热轧盘条需要经过拉拔加工,为了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拉拔性能及稳定性,就要求其具有适当的强度及良好的塑性,且通条性好。一般用户要求其抗拉强度在670~700MPa之间,强度太高容易导致拉拔困难,造成模具损耗大,强度太低则将造成成品性能不足的问题;断后伸长率要求≥25%,断面收缩率要求≥40%,以满足拉拔需求,若塑性太低则容易导致拉拔过程断裂。为此,就对盘条轧后的冷却工艺提出了较高要求。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取的是轧后缓冷措施,以降低盘条的强度、提高其塑性。
蒋世川,刘俊,李义长等人于2010年10月在《四川冶金》第32卷第5期发表的“PC钢棒用30MnSi热轧光圆盘条生产实践”中公开了在风冷线缓冷步骤中,风机全部关闭,保温罩1段、11段打开,2~10段全部关闭;朱伯平,李烈军,李学勤等人于2006年4月在《南方金属》总第149期发表了“30MnSi热轧盘条的开发与应用”中公开了轧后采用延迟型控冷的技术措施。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化学成分、吐丝温度等波动的影响,以及吐丝后盘条在辊道上存在搭界和不搭界(搭界的地方堆放密度大冷速慢、不搭界的地方堆放密度小冷速快,经笔者测试,在自然冷却条件下,搭界点的温度与不搭界点的温度高相差达100℃以上)、辊道速度匹配等问题,从而造成同批次、同一卷头中尾部和同一圈搭界点和不搭界点的性能波动大的问题。
文献“PC钢棒用30MnSi热轧光圆盘条生产实践”的Rm为695~725MPa(极差为30MPa);文献“30MnSi热轧盘条的开发与应用”的Rm为720~780MPa,极差为60MPa,同一圈的Rm差异达到50MPa。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强度太高、波动大是30MnSi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专利文献CN109201756A公开了“建筑用30MnSi钢棒的控轧控冷方法”,该方法公开了一种能够促进线材形成珠光体组织,有效调节其力学性能的效果的方法,其只对加热温度、吐丝温度、辊道速度、风机开启度和保温罩的开启进行了说明,而力学性能的控制目标和实际控制情况并未进行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30MnSi热轧盘条具有强度波动小、塑性好、组织性能均匀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30MnSi热轧盘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30MnSi钢坯加热,轧制,吐丝,得盘条;
b、将吐丝后的盘条采用斯太尔摩风冷控制冷却,集卷,打包即得;
所述斯太尔摩风冷采用风冷辊道延迟缓冷方式,控制风冷辊道速度≤0.34m/s。
其中,上述30MnSi热轧盘条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斯太尔摩风冷中,控制风冷辊道速度在0.3~0.34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3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考虑气象因子不确定性的农田参考作物蒸散量预测方法
- 下一篇:风扇定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