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4426.2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9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付伟;郭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颐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姬春红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区东方***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 垃圾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桶,包括外筒体,外筒体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支脚,支脚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滚轮,所述外筒体顶部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置放槽,置放槽内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外筒体内嵌套连接有内筒体,内筒体顶部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和内筒体为一体结构,两个第一电动推杆输出轴分别和固定环底部对应位置固定连接,固定环顶部设置有密封机构,外筒体内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本发明中,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输出轴带动固定环和内筒体在外筒体内部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该装置的整体高度可以调整,从而可以容纳不同容量的垃圾,从而满足不同人群地区的需求,降低整体成本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垃圾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一种垃圾临时存放装置,主要用于解决垃圾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随地丢弃垃圾无法及时集中清理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人们对环保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在城市生活垃圾清理的过程中,多数采用功能单一的普通垃圾收集容器。
在生活中每个垃圾桶被使用的频率不一样,主要由于该地区的人员集中情况引起,垃圾桶内存放的垃圾容量也各有不同,这样就导致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对保洁人员的工作情况如何安排也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针对该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桶。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桶,包括外筒体,外筒体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支脚,多个支脚设置成环形阵列分布,支脚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滚轮,所述外筒体顶部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置放槽,置放槽内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外筒体内嵌套连接有内筒体,内筒体顶部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和内筒体为一体结构,两个第一电动推杆输出轴分别和固定环底部对应位置固定连接,固定环顶部设置有密封机构,外筒体内部设置有控制机构。
优选的,所述外筒体两侧对称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一把手,外筒体前端贯穿固定有控制开关和充电接口。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在固定环顶部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筒盖,筒盖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把手,筒盖底部粘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筒盖后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内部设置有直轴,外筒体后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输出轴和直轴活动连接,筒盖顶部前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螺栓固定有红外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在外筒体内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蓄电池和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外筒体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分别和内筒体两侧外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壁开设有多个上下均匀分布的圆槽,圆槽内活动连接有滚珠,滚珠表面和滑块平行接触。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外筒体和内筒体,即可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输出轴带动固定环和内筒体在外筒体内部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该装置的整体高度可以调整,从而可以容纳不同容量的垃圾,从而满足不同人群地区的需求,降低整体成本费用;
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当人们准备丢垃圾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信息后,将信号传递到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处理信号后向第二电动推杆发出指令,第二电动推杆输出轴向下移动,带动固定块和筒盖掀开,从而可自动进行筒盖开启和关闭动作,便于使用;
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即可使得内筒体在移动的过程中跟随滑块一起在滑槽内径向移动,从而使得内筒体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并设置有滚珠和圆槽,即可使得滚珠和移动中的滑块发生滚动摩擦,从而使得滑块的移动阻力减小,从而使得内筒体的移动过程更加流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颐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颐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