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梁脚手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4441.7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6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郭祝兵;唐文军;游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经协建筑装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18 | 分类号: | E04G3/18;E04G5/04;E04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梁 脚手架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悬梁脚手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混凝土结构(109)、第二混凝土结构(110)、型钢悬挑梁(101)、第一加固结构(102)、锁紧件(103)、支撑件(104)、脚手架组(105)、第二加固结构(106)、斜拉件(107)和辅助加固件(108);
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09)位于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110)的下方,所述型钢悬挑梁(101)的内侧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09)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加固结构(102)固定于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09)的底部和外端侧,所述锁紧件(103)将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09)、所述型钢悬挑梁(101)的内侧部分、所述第一加固结构(102)连接为一体,所述型钢悬挑梁(101)的外侧部分伸出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09),所述支撑件(104)固定于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09)的外端侧,所述支撑件(104)支撑于所述型钢悬挑梁(101)的外侧部分的底部,所述脚手架组(105)竖向布置且固定于多根所述型钢悬挑梁(101)的外侧部分上;
所述第二加固结构(106)设于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110)的外端侧,所述斜拉件(107)设于所述型钢悬挑梁(101)的外端和所述第二加固结构(106)之间,所述脚手架组(105)上设置有多根立柱(51),所述辅助加固件(108)设于所述立柱(51)和所述第二加固结构(10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梁脚手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结构(102)包括第一底钢板(21)、第一U形钢板(22)和第一对拉螺杆(23),所述第一底钢板(21)贴合于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09)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09)的外端侧向下设置有第一梁(1091),所述第一U形钢板(22)包裹所述第一梁(1091),所述第一底钢板(21)的外侧和所述第一U形钢板(22)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对拉螺杆(23)贯穿所述第一U形钢板(22)、所述第一梁(1091),所述第一U形钢板(22)和所述第一梁(1091)之间通过多组所述第一对拉螺杆(2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梁脚手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03)包括第一螺栓组(31)和第二螺栓组(32),所述第一螺栓组(31)贯穿所述第一底钢板(21)、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09)、所述型钢悬挑梁(101)的内侧端,所述第一底钢板(21)、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09)、所述型钢悬挑梁(101)的内侧端之间通过四组所述第一螺栓组(31)固定连接,四组所述第一螺栓组(31)固定连接位于一矩形的四角布置;所述第二螺栓组(32)贯穿所述第一底钢板(21)、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09)、所述型钢悬挑梁(101)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一底钢板(21)、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09)、所述型钢悬挑梁(101)的中间部位之间通过两组所述第一螺栓组(3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梁脚手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04)包括竖板(41)、水平板(42)和斜板(43),所述竖板(41)、水平板(42)和斜板(43)之间固定连接且形成三角框,所述竖板(41)贴合于所述第一U形钢板(22)外侧面,所述第一对拉螺杆(23)贯穿所述竖板(41),所述第一U形钢板(22)配合所述第一对拉螺杆(23)夹持固定所述竖板(41),所述水平板(42)贴合于所述型钢悬挑梁(101)的外端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梁脚手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结构(106)包括第二底钢板(61)、第二U形钢板(62)和第二对拉螺杆(63),所述第二底钢板(61)贴合于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110)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110)的外端侧向下设置有第二梁(1101),所述第二U形钢板(62)包裹所述第二梁(1101),所述第二底钢板(61)的外侧和所述第二U形钢板(62)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对拉螺杆(63)贯穿所述第二U形钢板(62)、所述第二梁(1101),所述第二U形钢板(62)和所述第二梁(1101)之间通过多组所述第二对拉螺杆(63)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经协建筑装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昆山市经协建筑装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4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